玩酷网

电车是否取代油车还不知道:但修车师傅吐槽,快生存不下去了

在2025年初,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广泛热议: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突破了40%。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里程碑,尤其

在2025年初,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广泛热议: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突破了40%。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里程碑,尤其对于那些致力于研发和销售电动汽车的车企来说。在这片欢欣鼓舞的氛围中,却有一群人面露愁苦,他们就是传统修车铺的老板们和技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传统汽修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许多修车铺面临着生存危机和转型困境。

在北京五环外,王师傅的“顺达汽修”门口显得格外冷清。即使是周末,往常人来人往的场景已不复存在。曾几何时,王师傅的店里总是忙得不可开交,车主络绎不绝,进店保养和维修的车辆总是排成长龙。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三天都等不来一辆电车,”王师傅无奈地叹气,“我们连洗车的生意都快没有了。”他的感慨不仅是个人的心声,也是整个行业的缩影。随着1280万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道路上行驶,传统修车行业的基石正在被逐步削弱,甚至可能消失。

电动车的兴起让传统修车铺的生意变得越来越艰难。与燃油车时代不同的是,电动车几乎没有传统汽车的高频次保养需求。王师傅回忆,过去每年至少有两次进店,换机油、清理积碳、替换刹车片等工作是每个车主的固定“动作”。“那时候,光机油一项就能让我一天多赚三千块。”而电动车的保养需求几乎“连根拔起”。他翻开账本,发现2023年的电车月度保养收入仅为2000元,而到了2025年,不到300元,保养车的数量急剧下降,再加上客户对工作的需求也大大简化,王师傅不得不面对行业的“空心化”。在电动汽车的世界中,机油、传动系统、耗材等一切构成传统车维修核心业务的零部件,几乎都是多余的。

不仅如此,经济模式的改变给传统汽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燃油车是一种“损耗驱动型”的经济。只要车在跑,发动机、变速箱和各种机械部件都会不断磨损,从而产生了高频次的维修需求。而电动车的设计理念则截然不同,它在结构上剔除了90%的机械部件,几乎无需进行频繁的零部件更换。没有发动机也就不需要换机油,失去了变速箱,自然也省去了其他保养。因此,传统的维保生意受到极大冲击。根据市场调研,2023年电动车的保养市场收入只占总汽修市场8%左右,这对于长期依靠传统模式生存的修车铺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

即使偶尔有电动车出现故障,传统汽修铺的技术人员也往往无能为力。以广州的陈师傅为例,他曾试探性地尝试修理充电故障,但面对车辆内部复杂的高压电系统,他的专业技能似乎显得不堪一击。“打开电池护板,我瞬间冒了冷汗。380伏的高压,剪错一根线不仅会导致车子报废更可能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可见,电动车的维修不再是单纯的机械拆装。而是需要高端的电控诊断、自主的技术培训,使用专业的设备与技能。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汽修行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技术壁垒的困境。传统汽车维修依赖的是许多年的经验积累,然而电动车维修则完全依赖于高压电相关的操作资质。不少车主在选择售后维修时,首先询问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你们是否具备高压电维修的资质”。这种对资质的需求,也让很多修车铺面临两难境地。

法律风险也在不断上升,给修车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2024年的一次审判中,两名师傅因非法解锁新能源车电池的功率限制,最终被判刑。判决书中的内容让所有修车铺面临的风险变得更加清晰:电池管理系统数据被视为车企的核心技术,任何未授权的操作都有可能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这相当于给传统修车铺的运营贴上了“高风险”的标签。

在承受着市场转型和法律风险压力的同时,传统修车铺的经营者们也在思考能否通过转型自救。显然,合规的高压电操作证培训费用和专业设备的购入,都意味着巨额的成本投入,而这些投入对于许多资历不深、资金不足的修车铺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比如,采购认证设备的费用至少在20万元以上,而一些修车铺连这一笔费用都很难凑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修车铺选择了放弃,默默地退出这个曾经为之奋斗的行业。

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少传统汽修老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客户从店门口路过走进了四S专卖店。一方面是全新电动车的售后服务正在不断升级与完善,各大车企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纷纷通过严格的服务标准与技术认证,为自己的售后服务画上了标注;而另传统汽修铺在技术与经营上逐渐与市场脱节,无法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实际上,那些长期在市场中浸淫的传统修车铺,不再受到青睐,与日俱增的高附加值服务,让市场不再偏向他们。

并非所有传统修车铺都在遭遇困境,有少数经营者成功实现了转型,尝试了新的服务项目,寻找新的市场蛋糕。他们积极响应时代的潮流,升级自己的技能,购买新设备,更新业务范围,从而在新的市场中找到了一席之地。有商家开始探索提供新能源汽车特色服务,如电池维护、充电桩建设等新业务,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可以承担电动车的维修与保养需求。这不仅是开辟了一条生路,更是为未来通过不断更新换代找到生存空间的可能路径。

在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传统修车铺的业主们越发意识到只有主动迎接挑战,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未来中立足。因此,参与电动车的培训学习、加速与车企的合作、注重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他们应对未来竞争的各项措施。通过这些努力,企业的转型成功获取了初步回报,他们逐渐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服务品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的汽车服务。

新能源车的崛起给整个汽修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或许我们无法确定电动车是否会彻底取代燃油车,但不容否认的是,传统修车行业的生存挑战已经转变为重构局面。面对行业巨变,传统汽修业主不仅面对技术要求的更新,更要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法律风险。在这个转型的节点,谁能抓住新的市场机遇,迎接挑战,谁才能在这个新环境中活下来,甚至走得更远。

在结尾,我们要指出,新能源汽车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到680万辆。如果这个趋势持续,将会在未来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从技术壁垒到法律规范,从市场需求到顾客体验,传统修车铺在未来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自身的转型能力,也受制于市场环境的改变。电动汽车的崛起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换代,而是一场全方位的行业革命,作为汽车产业链上不可缺少一环的修车行业,未来必将迎来更加千变万化的挑战与机遇。

每一个转型的背后,都包含着难以言说的苦乐与无奈,但无论如何,适应变化、积极迎接挑战,才是克服困难、赢得未来的关键。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传统修车铺的疲惫与希望交织成了时代的注脚,不妨让我们一同期待这个行业在不久的将来,能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