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再小的甲方也是甲方:设计行业已经沦为“权力游戏”的附庸

今天来聊聊“甲方”。看到一句话,大意是:现在设计院那些所谓的“专业权威”已经沦为甲方的提线木偶,设计行业已沦为“权力游戏

今天来聊聊“甲方”。看到一句话,大意是:现在设计院那些所谓的“专业权威”已经沦为甲方的提线木偶,设计行业已沦为“权力游戏”的附庸。

虽然话不好听,可能也有点儿“激进”,但不得不说,对于当下的设计行业,这句话并不为过。

对于绝大部分市场化设计院,尤其是建筑、景观、规划、室内、市政等行业,甲方一直是手握“尚方宝剑”的终极裁决者。哪怕是只有几个人的创业公司,只要披上“甲方”的外衣,就能让设计院俯首帖耳。

一、甲方地位的来源

1. 合同主导权

甲方作为出资方或需求发起方,是合同条款的制定者和目标提出者,设计院需按合同执行。即使甲方规模较小,但角色仍赋予其对项目方向、进度和质量的最终决定权。

2.经济控制权

这条是最主要的。甲方掌握资金支付权,设计院的报酬需通过甲方确认、认可才能获取。这种经济依赖关系使得设计院需优先满足甲方的要求,即便面对小型甲方,即使对方只是一个“业主代表”。

3.管理与协调权

甲方需统筹政府部门、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多方协作,相当于项目“总指挥”。而设计院仅负责技术实现,处于执行环节,缺乏全局协调的主动权。

二、甲方地位的具体体现

1. 决策优先级

设计方案、变更需要甲方确认方可实施(虽然很多甲方自身水平一般,但不影响他们发号施令)。

材料选用等需甲方批准。总有一些设备厂家、材料商找到设计院,寻求合作;殊不知,这块主导权仍掌握在甲方。以前我所在的设计院,因为在图纸中指定了某材料品牌,结果被甲方要求所有图纸全部作废,修改后重新出图。

2.进度控制权

甲方把握整个项目的进度安排,可约束设计院按时交付图纸(完不成就罚款呗)。

3.成果议价权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建筑设计市场,甲级设计院数量较16年激增320%,而项目数量急剧下滑。为争夺残羹冷炙,很多设计院不惜将设计费“打骨折”,议价权完全在甲方手上。

4.资源调配能力

甲方可协调设计院与施工单位解决现场矛盾,设计院需服从整体安排。

三、一系列恶果频现

1. 安全底线失守、图纸质量堪忧

甲方瞎指挥,不合理压价、压缩设计周期等行为,让设计院无法保证图纸质量。

例如某项目设计周期被严重压缩,设计师被迫简化计算,最终导致某体育馆坍塌事故。部分设计院为生存甚至配合甲方出两套图纸,现场拿“白图”施工,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2. 人才流失与行业断层

90后设计师转行率高达60%。高压低薪环境下,很多新人入职半年即跑路,资深设计师转行体制内甚至宁愿卖保险。

某设计院员工月薪仅3500元,年终奖需跪求甲方付款后才发放,导致团队只剩“高龄死忠”和“黄口小儿”。

3. 创新力枯竭与行业污名化

甲方粗暴干预导致设计趋同化,设计师的成果被戏称为“套图”。行业声誉受损,似乎设计成了毫无门槛、人人都能干的事儿。

总结:甲方霸权引发的恶果已形成连锁反应。要破局需重建行业规则,推动权责平衡,否则设计行业将彻底沦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

在此大胆断言一句,所有这些霸权和恶果,最终都将反噬甲方自身,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