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2年,湖南一男子支架手术顺利,3年后再次心梗,原因让人意外

2022年,42岁的杨志诚,是某短直播平台小有名气的带货网红。为了赶上黄金直播时段,他常年昼夜颠倒,凌晨两点后下播成常态

2022年,42岁的杨志诚,是某短直播平台小有名气的带货网红。为了赶上黄金直播时段,他常年昼夜颠倒,凌晨两点后下播成常态。而且为了节省时间,杨志诚从来不自己做饭,几乎每天都是下楼吃个快餐,或者在家里点外卖,而且他尤其偏爱高油高糖的食物与各式各样的奶茶,饮食习惯极其不规律。慢慢地,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让杨志诚的眼圈发黑,皮肤暗淡,体重也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

5月12日晚上,直播间的灯光刺眼,杨志诚正对着镜头卖力推销护肤品,脸上都出了些薄汗。可刚讲了不到一小时,他就突然感觉胸口有些闷闷的,好像被一只温热的手掌轻轻压着,闷得呼吸都开始略显不畅。为了缓解不适,杨志诚连忙拿起桌上的冰可乐猛灌了两口,短暂的清凉感让他胸口的不适似乎减轻了一些,于是便继续直播了。从这之后,杨志诚却总是时不时感觉有些胸闷,尤其是在早起时、熬夜后,胸闷感格外明显。

6月3日凌晨三点,直播刚结束,杨志诚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休息室。随着空调的冷风扑面而来,胸口处却突然传来一阵压迫感,好像有一块沉重的铅块压住了心脏。他紧皱眉头,试图深呼吸来缓解不适,但每一次吸气都像卡在喉咙,吸不深也吐不尽,十分难受。杨志诚不得不开始用手揉着胸口,可当手放上胸口时,他能清晰地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变得沉重而缓慢,仿佛每一次跳动都要耗尽全身力气。

杨志诚心中一紧,想起身倒杯水喝,可刚坐起身子,胸口处却猛地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刺痛,像被一把尖刀直接插入了心脏。不到两分钟,疼痛感就迅速沿着左肩扩散到整条手臂,让他的左手都僵硬得几乎抬不起来。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杨志诚被吓得脸色煞白,豆大的冷汗顺着鬓角滴落,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好在这时,做完扫尾工作的助理也进了休息室,看着眼前嘴唇发紫、几近窒息的杨志诚,助理瞬间慌张失措,连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几分钟后,急救车呼啸而来。急救人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检查,发现杨志诚心率紊乱、血压偏低,胸痛难忍,判断可能是急性心脏事件,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紧急对症处理。到急诊后,医生迅速安排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心肌缺血,ST段压低0.3mV。

而接下来的抽血检测心肌酶谱,结果显示:肌钙蛋白升高至0.12ng/mL,提示心肌细胞已经受损;而血脂四项显示总胆固醇7.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达4.8mmol/L;而进一步的心脏超声也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根据检查数据,医生初步判断为高脂血症引发的冠心病急性发作,杨志诚被紧急转入心内科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看着杨志诚神情茫然的模样,医生耐心地解释道:“你这次发作,是因为冠状动脉内已有明显狭窄,血流受阻,心肌供血不足才引起了急性胸痛。单凭抽血和心电图,我们已经高度怀疑有比较严重的斑块或者狭窄,但为了准确评估情况,必须再做一个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够全面排查心脏问题。”杨志诚点了点头,觉得做个全面检查也好。

第二天上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顺利完成,结果显示杨志诚的前降支狭窄已经超过85%,而且位置比较关键,是心脏供血的重要主干。还有一条右冠状动脉也有60%的狭窄。综合检查数据,医生表示目前药物治疗已经远远不够,随时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梗,建议他尽快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植入支架,恢复血流,减少风险。

周先心里五味杂陈,最终还是签下了手术同意书。幸运的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医生成功为杨志诚植入了支架,血流得到了及时恢复,病情也稳定了下来。接着,在出院时医生还是给他开了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并表示支架只是解决了眼前的血管堵塞问题,冠心病依然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需要坚持服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病情的稳定。

时间悄然流转,三年一晃而过。在这段时间里,杨志诚几乎变了一个人:每天按时吃药,早晚坚持散步,早睡早起,餐桌上也换成了低脂、少盐、丰富蔬果的清淡饮食。每次体检结果都显示一切稳定,医生也频频点头夸他恢复得不错。杨志诚渐渐觉得,自己的生活终于步入了正轨。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破了所有的安稳与计划……

2025年2月18日上午,杨志诚正在家里拖地,可刚弯腰不到十分钟,他却突然感觉胸口处传来了一阵强烈的钝痛感,好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按住了心脏。杨志诚连忙放下拖把,捂着胸口坐到了一旁的沙发上,试图缓一下。可他才刚坐下,胸口的疼痛感却瞬间加重,胸腔好像被撕扯开来,让他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而沉重,每一口气都像卡在胸骨后,怎么也吸不深。

不到一分钟,杨志诚的左臂也开始隐隐发麻,酸胀感顺着肩膀一路窜到指尖。他连忙坐起身,想去寻找妻子的帮助,可刚站起来,却发现整个身体像被灌了铅一样沉重,整个人也像被抽干了力气,别说起身了,就连简单的挪动都十分困难。就在这时,杨志诚再也撑不住了,双腿一软就倒在了沙发边,意识也逐渐模糊了...

正在厨房洗碗的妻子听到客厅里传来沉重的闷响,连忙放下手中的碗筷跑出来。只见此时的杨志诚已经瘫倒在沙发边,脸色苍白得吓人,双眼紧闭,嘴唇发紫,若不是胸口还有微微起伏,妻子都怀疑是不是已经没了呼吸。看着这一幕,妻子瞬间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连忙颤抖着找到手机,手忙脚乱地拨打了120救护车。

救护车赶到后,急救人员迅速将杨志诚抬上担架,连接心电监护仪。屏幕上,心电图呈现出严重异常:II、III、aVF导联ST段明显抬高达0.4mV,V2-V5导联ST段抬高0.5mV,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车内医生一边为他面罩供氧,一边推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注射溶栓药物。

尽管及时采取了紧急措施,杨志诚的血压仍一路下降到了80/50mmHg,四肢发凉,意识也逐渐逐渐模糊。到达医院后,心电图复查仍示ST段持续抬高,心率仅有35次/分。急诊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杨志诚送入导管室准备急诊PCI,但就在穿刺准备时,他却突然出现了心跳骤停,监护仪上心电图也变成了直线...

主治医生一边大声指挥心肺复苏,一边电击除颤,整个抢救室充满了紧张的气息。胸外按压一次次起落,药物一支接一支推入静脉,但心电监护上的那条直线始终没有恢复跳动。半小时后,医生摘下手套,摘下口罩,沉痛地走出抢救室,向家属惋惜地说道:“很抱歉,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只是杨志诚是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病变范围太广,救治无效……”

听着这句话,妻子瞬间瘫坐在了地上,泪如雨下。她踉跄着冲进抢救室,一眼看到了病床上盖着白布的杨志诚,情绪一霎那崩溃了。她哽咽着扑到床边,双手死死抓着床沿,哭喊着不肯松开,任凭医护人员怎么劝都无济于事。看着眼前的医生,她情绪失控地质问道:“为什么?我丈夫一直按时吃药的,而且什么坏习惯都改了!明明做了支架手术才三年,怎么就这样走了?支架手术不是说能保命的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医生面对妻子撕心裂肺的质问,沉默了片刻,眼中满是惋惜与无奈。而接着在整理病历资料时,医生却在复查影像中发现了异常——杨志诚此前植入的冠脉支架出现了明显的再狭窄,不止一个地方有新生堵塞,尤其是左前降支区域,血管腔几乎被新的斑块完全堵死。正是这次严重的血流阻断,让他在短短几分钟内失去了抢救的机会。

医生神情凝重地分析道:“从目前的检查来看,导致杨志诚心梗的直接原因,就是支架植入部位发生了严重再狭窄。”可随即医生也感到有些疑惑,从常规情况来说,再狭窄通常不会在三年内发展得这么快、这么严重,一定有什么细节被忽略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医生耐心地向妻子询问杨志诚这三年以来的生活习惯和用药情况。随着妻子断断续续地讲述,细节终于逐渐拼凑完整。医生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真是无妄之灾啊!难怪近几年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你丈夫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才使得了这样的悲剧啊...”

为什么有些患者还是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呢?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术后用药不规律。

支架术后,最重要的一项治疗就是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类药物可以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避免支架内形成新的血栓。如果患者因为怕副作用、忘记吃药或者擅自停药,血小板活性恢复,血液在支架表面容易形成小血栓,继而引发新的狭窄或急性心梗。同时,他汀类降脂药物对于稳定血管内斑块、减缓新生内膜增生也非常关键,不能随意减量或停用。

第二,生活习惯管理不足。

不少患者在手术成功后,感觉症状消失了,就逐渐松懈下来,回到高油脂、高盐、高糖的饮食,缺乏运动,甚至重新开始吸烟、熬夜。这些不良习惯会让动脉硬化加速,血脂水平升高,血管壁继续受损,支架附近或其他血管段容易形成新的斑块,增加再狭窄的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清淡饮食、适度锻炼、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是保护血管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三,基础疾病控制不理想。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被称为心血管病的“三大杀手”,如果控制不佳,会持续对血管内皮造成伤害。血压长期升高,会增加血管壁的机械负荷;高血糖环境容易诱发慢性炎症反应;血脂异常则促进斑块沉积。如果这些基础病没有管理好,即使支架本身工作正常,血管系统也可能在其他部位出现新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第四,血管本身条件和个体差异。

有些患者血管天生较细,病变范围广泛,或者存在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加上家族遗传因素或代谢异常,即使手术时支架植入成功,术后也容易因局部内膜反应强烈或修复机制异常,导致再狭窄。此外,如果手术中支架放置的位置覆盖不完全、边缘不平滑,也可能成为未来狭窄的起点。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患者在术后能够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规范服药,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大部分支架都能保持多年畅通,发挥长久稳定的保护作用。很多患者手术后十年、二十年依然过着正常、活跃的生活,这充分说明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支架手术是打开生命通道的重要一步,而术后的日常管理,才是真正守护心脏健康的长久之路。每一份坚持,都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资料来源:

1.陈爱侠.心脏装了支架?这篇用药指南请查收[J].家庭生活指南,2024,40(11):124-125.

2.张竹华.植入心脏支架后还能不能运动[J].农村新技术,2024,(11):73.

3.孟琼瑶.心脏支架后,并非“一劳永逸”,做好6个方面护理不可少[J].健康必读,2024,

(《22年,湖南一男子支架手术顺利,3年后再次心梗,原因让人意外》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