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中国高教力量最强的省市之一,稳居国内前三甲。不管是以前的211还是现在的双一流数量都居国内第二。江苏省属高校近些年也都在强力冲击双一流,头部院校的预算经费给的也挺多。
国内影响力最大的高校排行榜软科,日前发布了最新的2025年江苏高校排名。一起来看看江苏高校的表现,排行榜较长,放置于文末。
01
整体排名情况
江苏高校在今年的排行榜上有18所高校进入全国100强,体现了几乎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佐证了江苏高教的强大实力。不过头部院校的表现不如去年出色,不少高校的全国排名都有所下降。例如东南大学24年排名全国13名,在今年退到了16名(被北理/协和、川大、哈工超越),将前几年的涨幅又给抹掉了,属实意外。
江南大学表现最佳,在不少高校有所退步的情况下,今年继续上涨至全国第51名,位居江苏第6名(去年第10名)。河海大学依旧未能冲进全省前10名。
全省前10名,顺序为:南大(6)、东南(16)、南航(36)、南理(38)、苏大(46)、江南(51)、南医(52)、南农(53)、南师(58)、矿大(59)。
不考虑规模,只看全国名次的话,院校综合实力层次还是比较清晰的。
第一层(前20名):南大、东南;
第二层(前20-40名):南航、南理
第三层(前45-65名):苏大、江南、南医、南农、南师、矿大、河海

图源:江南大学官网
02
部分院校情况
东南大学
东南排名下滑了3个名次,作为全国前排高校,一年出现3个名次的波动还是比较异常的。东南大学在过去的一年里,成绩还是比较突出的,获得了5项国家三大奖。获奖成果涉及化工、电子、材料与交通等多学科。其中电子信息获得2项。东南大学是工科为主的院校,土建交传统工科群和电子信息学科群都是国内一流。25年预算经费已经升至全国第11名。

图源:东南官网
苏大、江南、矿大、河海
4所高校特色鲜明。
苏大是文理工医农俱全的综合性地方高校,预算经费(60亿)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大学(72亿)。苏大最耀眼的地方是学术论文,最新ESI全国23名,有5个千分之一学科,超过很多985高校。不过苏大在软科排名似乎近几年有下降趋势,23年排名全国40,24年退到43名,25年就到了46名。
江南大学是江苏高校中少有的连续几年上涨的,已经攀升至全省第6名。江南大学是非常有特色的高校,食品科学连续6年被被评为世界第一,设计、轻工实力居全国第一方阵。获得1项2023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江南大学近三年在软科排名上升很快,21年排名65名,24年排名55名,25年继续升至51名。
矿大是地矿学科群全国领先的高校,矿业、安全双A+,地质、测绘A类。河海是水利领域全国第一,甚至被软科评为世界第一。水利工程(A+),环境、土木位居前列。作为行业性工科高校,矿大和河海的实力保持的比较稳定,没有过大的波动。两校预算经费也极其接近,矿大和河海分别为63.8和60.7亿,涨幅均超20%,显示在国家心中的地位都很高。
来看看省外考生对于江苏各校的看法,以山东为例,计算机专业是苏大、河海、江南、矿大的顺序,河海江南比较接近。电气专业也是同样如此。

江大、扬大、南工大
三所被省里寄予厚望冲双一流的高校,预算经费全省非双一流前3名。25年预算经费扬大以33.7亿居双非之首,其次是南工大有28亿,江大有26亿。目前南工大的化工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及三大奖上初步摸到了门槛。而扬大的兽医学和江大农业工程暂时还需要追赶。
为了好区分,本文称呼江苏大学为江大。江南大学获教育部正式批准的简称为“江大”,不过江苏大学官网的文件也称呼自己为江大。

图源:江大官网(2025新年贺词)
从省外录取分数(同专业)来看,以山东为例,计算机专业,江大投档位次超过了南工大(扬大没招)。电气超过了南工大和扬大。显示省外考生对各校的认知,当然各省的情况会有所波动,具体以各省实际分数为准。
03
回顾与建议
排名看看即可,不可做选校依据。落实到具体选校上,更多地应该看心仪专业所属的官方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情况,行业就业声誉等等。
大学比拼的不是排名,应该是谁出的成果多,谁培养的人才多。各校应该加强自身条件,扎根科研和人才培养。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图源: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