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个春天热闹得很,大家都在抢票看比赛,乒乓球篮球足球啥都有,门票一下子就卖光了,想看都看不到,可把球迷们急坏了。
深圳这几年变化真大,以前连个像样的体育馆都没有,现在到处都是高大上的场馆,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记得有个北京来的老记者说,全国的体育记者都跑到深圳来了,一天要跑三个地方看比赛,可把他累坏了。不过这老记者挺高兴,说深圳办赛水平高,场馆条件好,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大赛来这儿举办。
确实,深圳这回可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一下子来了好几个顶级赛事,把深圳推到了体育界的聚光灯下。乒乓球亚洲杯、男篮亚洲杯预赛、U20国青足球赛,这些都是亚洲顶级水平的比赛,能在深圳举办,说明深圳的硬件设施和软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多比赛扎堆在深圳举行,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交通、住宿、安保、志愿者服务,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问题。好在深圳这些年办大型活动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各个部门配合得也挺默契,总体上还是应对得不错的。
说起深圳的体育场馆建设,那可真是一个大跃进。十多年前,深圳还是个体育场馆极度缺乏的大城市,想办个大型赛事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后,情况才开始有了明显改观。一个接一个的大型场馆拔地而起,不仅数量增加了,质量也上去了。
现在的深圳体育馆,那可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好场馆。中国篮协副主席徐济成就夸这个场馆,说是运动员友场馆之一。确实,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视野好,座位舒适,各种服务设施也很齐全。对运动员来说,更衣室、训练场地、医疗设施等都很到位,能让他们安心比赛。
不过,光有好场馆还不够,还得会用、会管理。深圳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各种体育赛事、职业俱乐部落户深圳。现在深圳已经进一日双日三赛四体育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办好一场体育赛事,不仅要看硬件,更要看软件。深圳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U20国青足球队的主教练久尔杰维奇就对深圳赞不绝口,说他们去年在深圳集训,度过了美好顺利的一年,今年又来这里开始,感觉很舒服很安心,就像在家一样。
不光是中国队,外国队也对深圳的服务印象深刻。日本队的大关友翔在比赛中受了伤,赛后有个志愿者特别关心他的情况,这让大关友翔很感动。他说,通过这次比赛,他们接触到了很多来自深圳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大家都非常友好,他们都很喜欢这里,很想再来。
印度尼西亚队更是在离开时,在体育场更衣室的宣传板上用三种语言写下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友好和怀念。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深圳在办赛过程中的用心和温度。
体育赛事不仅带来了激烈的竞技,也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动能。每次有大型赛事,深圳的酒店、餐饮、购物等行业都会迎来一波小高潮。赛场周边的酒店遇赛则爆满种商场、步行街人流如织,消费畅旺。
日本女乒名将伊藤美诚就说,每次来深圳,都想多留几天。这不仅是因为深圳的比赛环境好,更是因为这里的城市氛围吸引人。从2014年开始,深圳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就保持着约20%的增速,人均体育消费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这说明,深圳的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仅能吸引顶级赛事,还能带动整个城市的消费升级。
深圳的体育事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厚积薄发、实干前行的结果。健全的体育支持政策、活跃的体育经济思维、厚实的体育文化积淀,让深圳在这个春天汇聚了全国最好的体育资源。但深圳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2025年被深圳体育大年际冰球联合会女子冰球世界锦标赛、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等一系列国际顶级赛事都将在深圳举行。这些黄金赛事的高度汇聚,将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深圳正在加快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着力构建国际顶级赛事体系,进一步释放体育产业、体育消费潜力。这不仅是对这座创新之都、科技之都、设计之都的综合实力的一次检验,更是对其充沛活力与独特魅力的一次展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圳的体育名片会越擦越亮,成为这座城市新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