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联发科天玑9200正式发布,作为联发科进一步冲刺高端市场的新款高端旗舰芯片,天玑9200的性能表现十分出色。相比近几年产品迭代“挤牙膏”的高通,以及在一贯性能领先安卓厂商的苹果A系列处理器,天玑9200的综合数据令人眼前一亮,至少在账面参数上领先于市面上任何一款同级竞品,实现了拳打苹果、脚踢高通,联发科这次“杀疯了”。
技术堆叠方面联发科堆料满满,天玑9200集成了一众全球首发的新技术,一举拿下9项全球第一:
1、首款台积电第二代4nm制程工艺
2、首款第二代 Armv9架构
3、首款超大核Cortex-X3 3.05GHz
4、首款纯64位大核CPU
5、首款Immortalis-G715硬件光线追踪GPU
6、首款Wi-Fi 7 Ready
7、首款LPDDR5X 8533Mbps内存
8、首款RGBW ISP
9、首款多循环队列技术 加速UFS 4.0
跑分方面,联发科天玑9200不负众望,安兔兔综合跑分成绩突破126万分,一骑绝尘的优势领先于市面上同级竞品。虽说参数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性能,但却是最能够直观反映产品性能的主要依据之一,至少在纸面参数上,天玑9200实现了目前最高跑分成绩的突破,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具体参数方面,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天玑9200采用第二代台积电4nm工艺打造,CPU为八核心设计,采用1+3+4结构组成,包括一个主频高达3.05GHz的Cortex-X3超大核,3 枚 Cortex-A715 @2.85GHz 大核以及 4 枚 Cortex-A510 @1.8GHz 构成。相比其他同级产品,联发科天玑9200不但实现了Cortex-X3 超大核的行业首发、以及第二代 Armv9 指令集核心的行业首发,也符合性能、功耗兼容的综合体验。
相比以往的产品迭代,联发科对于天玑9200的最大升级和突破体现在GPU方面。采用了新一代11核GPU Immortalis-G715,集成170亿个晶体管,作为对比,业内最顶的天花板级产品苹果A16处理器,也只是集成160亿个晶体管。这意味着,天玑9200在GPU理论性能方面达到了行业最高标准,再一次刷新了安卓性能的天花板。
众所周知,联发科芯片在GPU方面相比高通骁龙、苹果A系列始终处于弱势,尤其是苹果A系列处理器,一贯以领先安卓厂商至少一年的性能优势,导致其他安卓厂商无法在性能上实现对iPhone的反超,但天玑9200发布后,联发科终于填补了自身产品在GPU性能方面相对弱势的短板。
整体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更贱难得可贵的是天玑9200功耗比方面也能带来不错的表现,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CPU性能提升了32%,同时功耗下降了41%,相比近年由于功耗发热表现不佳的高通产品,显然更胜一筹。
当然,纸面参数成绩优异,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性能和体验,相比跑分成绩,实测体验反馈的数据更具有参考性。根据某数码博主对于天玑9200的测试结果显示,在对比高通骁龙8+移动平台后,天玑9200的整体表现显然更加出色。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GFXBench 5.0 GPU测试结果显示,天玑9200的成绩大幅度超越苹果A16仿生芯片,并且在游戏《王者荣耀》的实测过程中,功耗比、帧率等方面的表现十分出色。
由此可见,联发科今年对于高端市场的开发下足了功夫,目前看来,天玑9200的整体表现拳打苹果、脚踢高通,并不夸张。
回顾联发科早期芯片产品,都存在“长板很长、短板很短”的共同特质。由于最早追求堆核心数量,但CPU、GPU等综合性能蹩脚,导致一度被嘲讽“一核有难,八核围观”,联发科在性能方面的短板直接限制了其高端产品线竞争力严重不足,市场和用户风评口碑不佳,联发科也常被认为是“低端”的代名词。
但现如今,伴随着天玑系列在近年的性能突破和不断完善,联发科迅速崛起,市场份额反超高通,产品力提升和技术的突破,也让联发科连续八个季度位居全球手机芯片份额第一。市场份额激增,消费市场的认可,为联发科带来更丰厚的商业回报,搞到钱后,联发科对于高端芯片产品的研发也就拥有了更充足的研发经费。
对于联发科而言,一向被视为短板的GPU,首次实现了干翻iPhone 14的A16。可见,总是高贵如苹果,在持续缺乏创新的“挤牙膏”产品理念下,也难免会被其他竞争品牌后来居上。这一次拳打苹果、脚踢高通,联发科真的是“杀疯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