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有关收费部门设置“自动扣款”程序,要考虑到有居民不懂人工智能这个实际情况,否则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元月2日上午11点多钟,我打开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一则通知,说的是“扣款”成功。这种情况我过去也曾遇见过几次,但都是不管不问,略而不顾,原因是不知那是什么玩意。但昨天不知是何缘故,我有点好奇,点击进去查看,想具体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内容。
原来是支付宝发出的“自动扣款”通知。
坦白说,像我们这些年龄较大了的人,对属于高科技应用之类的东西还不够娴熟,甚至根本不会使用。如支付宝,它里面的许多功能我都不知道,不过也不想知道。
我慢慢地打开支付宝,点开账单详情,页面上显示如下内容:
XX供电公司 一18.58
管理自动付款 自动扣款 免密支付
创建时间 2025-01-02
付款方式 XX农信储蓄卡…
缴费说明 电费自动缴费…
哦,我明白了,是电管站在扣欠下的18元电费。
“自动扣款”这种近些年才出现的电脑程序,如今我基本能够理解其运作的原理,可我并没有在手机上设置此项功能,难道我碰动了什么开关,致使打开了“自动付款”程序?
我有些糊涂了,陷于茫然失措之中。

关键而棘手的问题是,我那套房子已经在今年9月份租给了为儿子陪读的一户人家了,现在“电老虎”却“自动扣款”,扣到我的头上,这是我不曾意料到的。
多想也无用,如今需要的是赶紧解决问题。
于是我首先给租户发了个微信,告知她这个情况。
不出所料,麻烦来了:解释不清。
对方一开始不问青红皂白,否认了,说是不可能的事,她每月都预交了200元电费。
我稍作思考,按逻辑推导,说道:“你肯定是预交了,这个我完全相信,因为只差那么一点电费,但可能是,到了月底结算时,电力部门的电脑发现了你用的电费已超过了预交款,于是自动扣款了。”

说真的,我在说以上话语时,思想高度集中,尽力发挥平时很少使用的想象力,以免思绪混乱,达不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世人皆知,要人主动拱手交钱给你,是件很难的事。
这位租户辩解说:“要自动扣款也会扣我的款,怎么扣你的呢?”
言之似乎有些道理,但我很快就想到一种理念“先入为主”。
于是我说明道:“大概是因为我首先在网上交费,电脑就存下了我的有关信息。后来你租房接手了,电脑很可能就没有理睬你的信息,这就是所谓‘买小菜也有个先来后到’的……”
“不可能的!”租户还是不认账。应该说情有可原,毕竟对于低学历的人,更熟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规则,对有关网络的操弄肯定有些令她费解。
我不想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耗费时间,我快刀斩乱麻地结束了这场争论:“这样吧,你到电管站去查阅一下交费清单,看看究竟是怎会回事吧?”

过了几天,这位租我房子的女士在我并未催促的情况下,通过微信转给了我那笔小钱。这一方面说明了电管站的“自动扣款”程序并没有什么差错,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的判断也没什么问题。
这时,我突然怀疑起了什么,立马请人帮我在手机上查看一下:之前有没有类似“自动扣款”的条文。果然有一笔,就是上个月的电费“自动扣款”,只是仅有2块多钱。这点钱管手机费恐怕都不够,我就不愿再来向租户讨钱去了,干脆算了吧。
虽说这次遭遇没给我带来什么经济损失,却使我感到了一丝惊恐,于是我对电管站的“自动扣款”程序产生了一点异议:
电力收费部门,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不是每一个用户都很理解高科技的一些手段,在当今的中国,其实包括我在内有许多人对智能还很陌生。
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到居民的房子有可能出租,不能一如既往地去“自动扣款”老住户的资金,否则造成房东与租户之间本可以避免的误会和摩擦。
说归说,做归做。我随后找了一个年轻人,叫他把我自付宝上的“自动扣款”程序关闭掉,以免今后节外生枝或者再生波澜。
现在还不知关闭后是否能有效果,反正从此我要多留个心眼了。
总之,我觉得有关收费单位要想“自动扣费”,至少要征得用户的同意或告知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