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但凡校名带“国防”二字的高校,要么是原兵器工业部直属院校,要么是军工企业开办或管理的院校,跟军工行业具有很深渊源,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能够进入军工企业。
在我国,校名带“国防”二字的高职专科院校不多,只有4所,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西安市,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惠安职业学校,是国家“一五”期间44项国防科技工业配套项目建设院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第三、第五机械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现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国家国防科工局与陕西省“省部共建”院校,是国家国防科工委重点支持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陕西省六所具有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资格单位之一。
建校以来,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为国家国防军工企业培养和输送了数万名高级技能技术型人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涌现出了著名弹药专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动模范以及辽宁工匠、四川工匠、西安工匠等军工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军工特质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与省内外百余家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校企合作。与西安软件园、西北工业大学牵头成立全国软件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与德国奔驰、巴斯夫、西门子等公司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工厂化标准的实验室,开设订单班;联合北京发那科、中兴通讯、比亚迪、科大讯飞、中软国际等头部企业建成6个现代产业学院;与腾讯云、南京五十五所,共同组建了"腾讯云创新创业基地";与西安君晖航空,共建军民融合“现代无人机产学研基地暨联合创新中心”;建成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人才培养中心”“教育部—中兴通讯 ICT 行业创新基地”等。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实践和就业机会,每年约有30%左右毕业生进入军工企业工作。
2、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62年中国兵器江南机器厂创办的职工工艺技术培训班,后经历江南机器厂职业学校、江南机器厂工业学校、“七二一”工人大学、江南机器厂中等专业学校(部属学校)、湖南省江南工业学校等历史阶段,2008年改办为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学院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移交至湖南省政府管理;2016年,更名为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以来,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依托中国兵器行业和国防军工企业办学,紧密对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光电信息、武器制造、特种化工和军用车辆四大业务板块和定向军士培养需求,服务国防军工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军民融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军工特色鲜明的道路。
其在校学生中,为军队培养军士规模占在校生总数的1/3、为国防科技工业行业企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规模占在校生总数的1/3、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规模占在校生总数的1/3。
3、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1997年更名为安徽国防科技工业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现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共安徽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管,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一直以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先后与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5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特别是作为安徽军工集团长期合作院校之一,其为国防军工系统培养了大批机械加工、船舶制造、焊接技术等方面的军工行业特色和紧缺专业人才,具有安徽军工“黄埔军校”的美誉。
4、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由云南省国防工业学校、云南省国防技校,云南兵器职工大学(含云南西仪有限公司分校)合并组建,是一所培养适应制造业,电子信息等到产业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2009年,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合并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法人的运行机制。
合并办学后,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虽然还承担着为国防军工系统培养人才的任务,随着改革的加深,面向民用领域的专业越来越多。同时,它还是云南省为数不多享有本科教育资源的高职专科院校。

这4所“国防”高职院校,你想报考哪一所?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