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军事格局的大棋盘上,海军力量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庞大的海军体系堪称海上“巨无霸”,不管是在辽阔大洋,还是关键海域,都能够瞧见它的身影。然而,即便有着如此强大的海军舰队,却依旧让美国对中国心生忌惮。俄媒更是一语道破天机,中国海军最多需10年时间,美军就会主动交出制海权。这一惊人预言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近期,俄罗斯媒体《军事评论》发布了一篇重磅文章,引发热议。该文章分析指出,美国海军可能正在走下坡路,失去其海上霸主的地位。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则日益壮大,按照如今的发展趋势,在未来至多 10 年的时间里,中国海军有望超越美国海军,获得制海权。俄媒甚至大胆预测,中国海军最快或许只需7年时间就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据俄媒分析表示,美国海军如今正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甚至可能面临失去制海权的危险,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造船业的萎缩。根据美国国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美国造船业面临着熟练工人严重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导致舰艇的建造和维护进度严重滞后。
美国的造船业虽然号称世界第一,但实际上,截至2024年,美国在全球商业造船市场的占有率仅为0.11%,并且严重依赖军用造船。近年来由于美国造船厂数量不断减少,技术工人的短缺,更是让美国造船业萎靡不振。
相比之下,中国造船业的发展速度引人注目,与美国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方面均位居世界第一,已持续14年,占据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同时,中国目前拥有20家大型造船厂和140个干船坞,维修和维护的效率远远超过美国。
如此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使得美国造船业有了深深的危机感。日前,中美贸易战胶着之际,特朗普更是公开出台了一项针对中国船舶的政策,这让很多人直呼,美国现在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美东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正式公布了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并宣布将对相关涉中船舶及更广泛的外国船舶实施分阶段的“港口费用”及船舶建造来源限制。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此次公布的对中国海运、物流及造船业具体打击措施及收费标准显示,美国宣称给予中国船舶180天的免费停靠期,而后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预计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开始按50美元/吨的基础费率对中国船东和运营商停靠美国港口的船舶收费,并且逐年递增,每艘船每年最多收取五次费用。
这意味着,凡停靠在美国港口的船只,只要是中国建造并且运营的,就要缴50美元每吨的船费。到2028年4月17日,抵达的船只每净吨收取140美元的费用。这样的递增式收费,无疑是给中国船运企业套上了越来越沉重的枷锁。
第二阶段行动将在3年后启动,为了激励美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 (LNG) 船舶,限制了对通过外国船只运输液化天然气的限制。这些限制将在 22 年内逐步增加。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此发布的公告称,中国对海事、物流和造船行业的主导地位目标是不合理的,这剥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及其工人的商业机会,减少了竞争,造成了对中国的依赖,给美国商业带来负担或限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8日回应表示,中方对美方做法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将密切关注美方有关动向,并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据4月20日《人民日报》刊载,发言人强调,美方措施充分暴露出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本质,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色彩,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经贸规则,遵守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甩锅推责”,尽早纠正错误做法。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海洋作为连接世界各国的重要纽带,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无论是运输还是支援,又或者是战斗,海军在远洋航行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一支强大的海军,完全能够撑起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过海军的强大,却又要依靠国内的船舶制造业能力。而美国在这一方面,已经开始落后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