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60岁大爷坚持不吃晚饭,半年后身体状况如何?

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

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老年人营养与健康》

前几天我爸打电话,声音特别兴奋:"闺女,我现在不吃晚饭了,瘦了8斤,血糖也降下来了!"这话把我吓一跳。我爸今年刚好60岁,退休前是个大老板,应酬多,身体差,三高全齐。他这突然不吃晚饭,我这个做营养师的女儿能不担心吗?

过年回家,看到爸爸确实瘦了,脸色也不错。我仔细问他具体情况,才知道他不是完全不吃,而是吃很少——一个苹果,一杯酸奶,或者半碗粥。他说社区老王也这样,两个月瘦了10多斤。小区里好几个老年人跟风,现在都不怎么吃晚饭了。

"不吃晚饭"似乎成了老年人群中流行的养生法。我爸还给我看了手机里存的几篇文章,标题都很吸引人:"不吃晚饭,让你年轻10岁"、"晚餐不吃,疾病不来"。作为营养师,我得告诉大家这种做法到底科学不科学。

不吃晚饭真能改善健康吗?

我仔细检查了爸爸的体检报告。确实,他的血糖从7.2降到了6.1,血压也稳定在140/85,比以前好多了。体重从168斤降到了160斤,腰围减了3厘米。

看起来效果不错,是不是真的找到了健康密码?我带爸爸去医院做了个详细检查,跟医生聊了聊。

医生说,短期来看,减少晚餐确实能带来一些积极变化:

减轻体重:晚餐往往是热量最高的一餐,减少晚餐摄入自然能控制总热量稳定血糖:不吃晚饭等于延长空腹时间,有助于降低空腹血糖改善睡眠:轻装上阵睡觉,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这些变化解释了为什么爸爸和小区其他老人短期内感觉不错。医生的话让爸爸很得意,觉得自己找对了养生方法。

不过,当我问医生长期不吃晚饭会怎样时,医生的表情变了。

长期不吃晚饭的隐患

"李女士,您作为营养师应该明白,长期严格限制晚餐会带来营养不良风险,特别是对老年人。"医生说。

我点点头。营养不良对老年人的危害远比肥胖严重。我跟爸爸解释:

"老年人本来食欲就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如果再减少一顿正餐,很容易导致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可我现在感觉挺好的啊?"爸爸不服气。

我告诉他,营养不良的表现不会立即出现,可能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年我接触过一位68岁的阿姨,她坚持不吃晚饭半年多,开始也觉得精神好,体重降了不少。可半年后,她开始感觉头晕乏力,检查发现是贫血,还有低蛋白血症。医生说就是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的。

爸爸听了有点紧张:"那我该怎么办?"

其实,正确的做法不是完全不吃晚饭,而是吃对晚饭。

60岁老人的晚餐该怎么吃?

我拿出笔记本,给爸爸设计了一套适合他的晚餐方案。

"爸,你记得李奶奶吗?她今年87岁了,每天还能自己买菜做饭,身体倍儿棒。"我说。

李奶奶是我们小区出了名的长寿老人,思维清晰,行动自如。前年我曾经请教过她的饮食秘诀,她告诉我她从不会放弃任何一餐,只是每顿吃得恰到好处。

李奶奶的晚餐原则是"少量多样":

七分饱原则:晚餐只吃到七分饱蛋白质必不可少:每晚至少吃一小份优质蛋白碳水适量:粗粮细粮搭配,但比中午少三分之一蔬菜必须有:占据餐盘的一半

我给爸爸举了个例子:一小碗杂粮粥(100克左右),一小块蒸鱼(50克),一盘炒青菜(100克),再加一个鸡蛋。这样的晚餐热量控制在400大卡左右,既不会让血糖波动太大,又能提供足够的营养。

"爸,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案,不必完全不吃,而是吃得合理。"我建议道。

给大家的建议

通过爸爸的例子,我想告诉大家,所谓的"不吃晚饭"养生法,其实是一种误区。科学的做法是:

控制晚餐分量,而非完全不吃保证蛋白质和必要营养素的摄入合理安排晚餐时间,最好在7点前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调整饮食策略

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要盲目追求短期效果而牺牲长期健康。

昨天我给爸爸做了他最爱吃的清蒸鱼,配上一小碗杂粮粥和一盘炒青菜。他吃得津津有味,吃完还拍拍肚子说:"这才是正经的养生法啊!"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科学地看待晚餐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朋友们。健康生活,从吃对每一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