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张召忠预言成真?英国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也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算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门面担当。这两艘航母打从计划

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也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算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门面担当。

这两艘航母打从计划之初就被寄予厚望,想靠它们重振英国海军的雄风,保住全球军事强国的地位。

可谁也没想到,这两艘航母从建造到服役,再到现在的运营,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问题多得让人头皮发麻。

从36亿到62亿,钱花得底朝天

这事得从头说起,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政府决定造新航母,替换老旧的“无敌”级。当时定的预算不算离谱,预计两艘航母总共花36亿英镑。36亿听着不少,但在军工项目里也不算天文数字。可这预算就像开了挂一样,蹭蹭往上涨。

到了2010年,英国国防部自己都绷不住了,承认造价已经飙到62亿英镑,比原计划多了一倍还不止。这还不算后期的维护费、运营费啥的,光造出来就已经让英国财政喘不过气了。

要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英国经济就没缓过劲儿来。政府债务高企,公共开支一砍再砍,老百姓日子都不好过。

结果政府还硬着头皮往航母项目里砸钱,这62亿英镑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真金白银从国库里掏出去的。

计划赶不上变化,服役一拖再拖

钱花得多也就算了,关键这航母还造得慢。按原计划,“伊丽莎白女王”号应该在2014年服役,结果拖到2017年才勉强下水。“威尔士亲王”号更离谱,直接推到2019年才服役。

这几年的延期可不是白等的,每拖一天,成本就多一分。光是工人工资、材料费、设备租赁费,就不知道烧了多少亿。

更尴尬的是,这几年英国海军都没个像样的航母可用。老的“无敌”级早就退役,新的还没造好,英国只能腆着脸跟法国借“戴高乐”号航母用用,或者干脆靠美国撑场面。

这对一个自诩“海上霸主”的国家来说,脸面真是丢到家了。局座那句“拖垮经济”还没全兑现,但“拖垮海军”的苗头已经挺明显了。

好不容易服役了,结果航母一上场就掉链子。2017年,“伊丽莎白女王”号刚下水没多久,就在海试时出了个大乌龙——漏水。

不是小漏,是船舱里进了好几吨海水那种大漏。英国海军赶紧出来解释,说这是“小问题”,修修就行。可这“新车”刚开出去就漏油,谁还敢信它靠得住?

这还不算完,后来航母的动力系统也出过岔子。有一次推进器坏了,直接在海上抛锚,动都动不了。

修一次花多少钱不说,光这频频故障的名声传出去,英国海军的威信就先垮了一半。这些技术问题不仅让航母没法正常作战,还得不停往里砸钱修,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航母再牛,离开了舰载机就是个空壳子。“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用的是F-35B战斗机,这玩意儿是全球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之一,能垂直起降,听着挺唬人。可问题来了,F-35B贵得要命,一架单价上亿英镑,英国政府实在买不起太多。

计划里,每艘航母满载能带36架F-35B,可到现在,英国海军总共才收到30架,连一艘航母都装不满。没办法,只能轮流用,平时就带个十几架意思意思。

这就好比买了个豪车,却只能装个自行车发动机,跑起来自然没劲儿。更别提F-35B的维护费了,一年下来又是好几亿英镑,英国海军的钱包早就被掏空了。

疫情雪上加霜,民生比航母更急

过去这些年,英国日子不好过,通货膨胀高企,失业率也降不下来。2020年疫情一来,更是直接把经济按在地上摩擦。政府财政赤字年年创新高,老百姓连饭都快吃不下了,结果还得花钱养着这两艘航母。

每年维护费、人员工资、燃料费加起来好几亿英镑,这钱还不是从教育、医疗这些地方硬抠出来的。

现代战争里,反舰导弹、无人机这些新技术层出不穷,航母这种大块头反而成了靶子。俄罗斯的“匕首”导弹、中国的“东风”系列,随随便便就能让航母喝一壶。真打起来,英国这两艘航母能撑多久还真不好说。

美国都开始研究分布式海上作战了,航母的重要性早就没以前那么高。英国还在这儿死磕航母,多少有点跟不上趟儿的意思。

更何况,英国的对手如果是俄罗斯或者中国这种硬茬,这两艘航母压根儿不够看,反而可能拖后腿。

张召忠的预言从笑话到现实,一步步应验

局座张召忠当年说英国造航母会拖垮经济,很多人当笑话听。可62亿英镑的造价,延期交付的烂摊子,频发的技术故障,再加上买不起的舰载机和养不起的运营费,这一切不就是“拖垮”的最好证明吗?

英国国库被掏得叮当响,经济和社会负担越来越重,局座这预言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英国的航母项目在国际上也挺尴尬。美国是英国的大哥,看见英国这俩航母问题不断,估计心里都乐开了花——盟友拉胯,自己地位更稳。

俄罗斯和中国那边压根儿没把这航母当回事,俄罗斯媒体还嘲讽过:“英国这航母也就吓唬吓唬小国,真碰上我们,分分钟变废铁。”

这话听着刺耳,但也不无道理。现代战争拼的是综合实力,英国这俩航母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藏着多少硬伤,谁都看得出来。

英国海军也有过高光时刻。当年的“无敌”级航母虽然小,但好歹在马岛战争里立过功。可到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技术是先进了,麻烦也更多了。造价高、进度慢、故障多,哪哪儿都不顺。

以前英国造军舰是为了称霸海上,现在造航母却像是给自己挖坑,这落差让人唏嘘。

这两艘航母的未来咋办?英国政府现在是骑虎难下。继续运营吧,钱不够,问题还多;停了吧,又舍不得这几十亿英镑的投入。有专家建议,不如把“威尔士亲王”号封存起来,省点钱集中养一艘。

还有人说,干脆卖了吧,澳大利亚、印度这些国家可能有兴趣。可谁会接手一个这么贵的“烫手山芋”?卖出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说这两艘航母彻底沦为“废铁”可能有点夸张,毕竟它们还能开,还能用。但要说它们值回票价,那肯定是扯淡。62亿英镑砸下去,换来的是一堆麻烦和质疑,英国的经济和海军都被拖得够呛。局座的预言未必全中,但至少八九不离十。

英国要是再不调整思路,这两艘航母真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泰坦尼克”,载着英国的雄心一起沉下去。

参考资料

英媒:“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抛锚,“伊丽莎白女王”号将代替其赴美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