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27年建成,通苏嘉甬高铁首条隧道贯通!

嘉善发布消息:4月29日上午,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以下简称为通苏嘉甬高铁)汾湖隧道“红船号”盾构机于江苏省吴江区1号

嘉善发布消息:4月29日上午,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以下简称为通苏嘉甬高铁)汾湖隧道“红船号”盾构机于江苏省吴江区1号盾构井完成接收,顺利贯通。

中铁隧道局通苏嘉甬项目党委书记、指挥长李义华表示,汾湖隧道的贯通,标志着国内首条跨省高铁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贯通,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汾湖隧道是通苏嘉甬高铁的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首条跨越浙江、江苏两省的高铁盾构隧道,全长3732米,设计时速350公里,为单洞双线隧道,采用“盾构法+明挖法”施工,其中,隧道盾构段长2420米。

2024年8月,14.82米的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红船号”在嘉善县陶庄镇汾湖村汾湖隧道2号始发井出发,开启了由南向北的汾湖穿越之旅。

历经200多个日夜运转,盾构机先后下穿国家水上运动中心、防洪堤(景观道)、汾湖、G318国道,侧穿浅基础和对沉降反应敏感建筑和多处水域,沿线经过多个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并涉及河道改移工程,环保要求高、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实现汾湖隧道在近80%埋深小于1.5倍洞径情况下,超大直径管片上浮量‘毫米级’精度控制,同时在7.26米超浅覆土下精准接收!”通苏嘉甬项目经理部一分部副经理雷明星参与和见证了盾构机的整个掘进过程。

他介绍,整个过程是通过组织了多次专家问诊把脉,上百次的同步注双液浆试验,并在掘进过程中对盾构机实时动态监控及姿态调整,才得以克服超浅覆土始发接收、高水压掘进的所有风险源,让“红船号”盾构机顺利掘进。

此外,针对汾湖特有的地质条件,“红船号”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了深度智能化定制,内部集成了中铁隧道局首席专家、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洪开荣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掘进脑”系统。

这一“智脑”,让“红船号”实现“参数自决策、操作自执行”的智能掘进,也让隧道建设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突破,盾构机可以进行智能掘进、弧形件智能拼装、智能感知等多个智能化运行,实现了隧道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保证了隧道安全、优质、高效贯通。

通苏嘉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正线长度约310公里,新建线路里程约300.9公里,其中江苏段135公里、浙江段165.9公里。

嘉善县境内线路长约22.5公里,线型北部从江苏引入后,以隧道形式下穿汾湖水上运动中心后,以桥梁形式穿过陶庄镇,于夏墓荡东侧设嘉善北站,出站后并行常嘉高速公路西侧向南走行,自天凝镇东部通过,引入嘉兴南站。

“项目建成后(注:计划2027年底),对打造‘轨道上的嘉善’,优化区域道路布局,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嘉善县铁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育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