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听话”不代表是一件好事

如果家长们家中有一个“小话痨”,不妨不要给孩子贴上“内向”或者“害羞”的标签,正视孩子的天性及优势,及时引导孩子说话,锻

如果家长们家中有一个“小话痨”,不妨不要给孩子贴上“内向”或者“害羞”的标签,正视孩子的天性及优势,及时引导孩子说话,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在小话痨们的眼里,他们通过自己的表达能力,将父母的想法传达给了别人,虽然孩子年纪小,但是也会懂得分享。说得多,爱说话的孩子,家长应注意做两点,“以身作则”其实很多孩子之所以说话晚,是因为父母在他们面前不自信。只有通过自己的说话,让自己变得自信,孩子才不会不自信。孩子之所以爱说话,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相对更强一些。

孩子在3岁之后,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这不仅仅只是因为小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有所欠缺,还有因为孩子天生就喜欢说话。在孩子的表达中,通常会分为两类:说话与表达。只有通过多说多表达,孩子才能更好地认知世界,同时也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内心。说得多的孩子,有的喜欢在大人面前表达,有的则更喜欢和朋友聊天,和大人聊天不代表自信说的少,只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名“听话的好孩子”,当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听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听话”,孩子长大之后就会过得更加轻松。

但是“听话”不代表是一件好事。“听话”就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实际上很多事情都需要做一个“听”的功课。家长在日常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难免会用一些不好的方式去教导孩子,以至于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孩子经过“听话”,将自己的内心所想,传达给了大人。家长很少听到孩子的想法,也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内心,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困难,只要自己能理解,听自己意见不就行了吗?听取孩子内心的意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当他们说自己的想法时,总是用一些无关紧要的语言,甚至还会在孩子的内心里产生不好的影响,这就算是一件对孩子有益的事情。听取孩子的意见,就是向孩子传达一个信号,父母要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不要去打断他们,不要去制止他们,要将孩子的意见看成是一件好事。“听话”是一种负面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一件好事所谓的“父母总是用听话来回报孩子”,孩子在听到这种话的时候,总是用消极的态度对待父母,就算后来知道自己的父母这么做是不对的,他们也不想去了解真正的原因。“父母总是听话”的教育方式,就是一种负面的教育方式,是会害了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