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街头,微风轻轻吹动,将地上的报纸轻轻掀起。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女性,静静地站在医院外的公交站下,她就是曾雪明。
她手中紧握着一份新购的《文汇报》,眼神深邃且带着凝重。当她的视线落在报纸头版那张熟悉的面孔上时,时间仿佛倒流,带她回到了那个满怀希望的夏天,二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
她的手微微颤抖,呼吸也变得短促,周围的世界似乎在旋转。照片中的男人,不就是她年轻时深爱的丈夫李瑞吗?
然而,报纸下方的大标题却是“胡志明主席访问北京”。她的心突然一沉,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曾雪明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报纸,无法移开。
二十五年,如此漫长的时间,她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看到那个让她深深思念的男人。
过去的回忆如潮水般涌入心头,带她回到了1925年,那个充满热情的年代。
那时的广州正处于时代的风云变幻之中,年轻的曾雪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加入了广州妇女运动演习所,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共同追求理想。
她永远忘不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楼梯转角与那个高大文雅的男人意外相遇。
他微笑着让路,眼中流露出温柔的光芒。就在那一刻,她的心被触动了。
通过蔡畅的介绍,她得知他叫李瑞,是一个精通七国语言的才子。李瑞出生在越南,因为父亲的工作变动,在多个国家生活过。
而李瑞也被曾雪明的纯真与热情所吸引,主动接近她。在蔡畅的帮助下,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然而,这份刚刚萌芽的爱情却面临着重重困难。
曾雪明的母亲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认为李瑞不仅比女儿大十四岁,还是个外国人,这样的爱情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曾雪明看到了李瑞的真诚与才华,她坚信自己找到了真爱。幸运的是,她的二哥在了解李瑞后,对他们的关系表示了支持。
最终,在二哥的劝说下,母亲勉强同意了他们的婚事。1926年夏天,他们举办了一场温馨的婚礼。
然而,新婚的喜悦还未散去,曾雪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让夫妻俩欣喜若狂,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但一场政变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作为共产国际成员的李瑞必须立即离开广州。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带着怀孕的妻子逃亡无疑是将她置于危险的境地。
于是,在分别的那个夜晚,他紧握着她的手,眼中充满了不舍。他们约定局势稳定后立即团聚,但谁能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李瑞离开后,曾雪明与母亲相依为命。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外界异样的目光,她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最终,在医院冰冷的手术台上她默默流泪放弃了那个来之不易的小生命。那一刻她感觉自己的心也仿佛死去了一部分。
随后母亲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曾雪明辞去了护士工作专心照顾母亲。但她从未放弃寻找丈夫的消息。
有一次她听说有人收到了李瑞的信件却被人中途截留。这个消息让她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至少知道他还活着难过的是无法与他取得联系。
直到1950年的一个普通下午命运再次捉弄了她。当她在报纸上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时一切谜团都解开了。
原来她日思夜想的丈夫李瑞已经成为了越南的最高领导人胡志明。
为了证实这个事实她购买了所有关于胡志明的传记和资料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印证了她的猜想。
然而曾雪明并没有选择与他相认而是默默地收集着所有关于他的报道和资料。那些泛黄的剪报和书籍成了她最珍贵的回忆。
1991年深秋曾雪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留下的遗物中只有几本胡志明的著作和那些被她小心珍藏的剪报无声地见证着这段跨越国界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