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十几年来最低水平!海军热闹一整年,最后只服役了不到4万吨?

2024年,中国海军服役的舰艇吨位创下十几年来的新低——不到4万吨。要知道,之前的几年里,咱们的“造舰数字”几乎能让人直

2024年,中国海军服役的舰艇吨位创下十几年来的新低——不到4万吨。要知道,之前的几年里,咱们的“造舰数字”几乎能让人直呼“质量数量双丰收”,而今年的数据却突然让外界议论纷纷。这是技术遇到了瓶颈,还是预示着战略方向的调整?有人说这是“断档期”酿的苦果,也有人认为是原本“饱和生产后,得歇歇脚”。真相到底如何?

表面上看,这一年的确不算风光。052DM驱逐舰服役了3艘,加上2艘054B护卫舰,也就勉强撑到了3.5万吨的服役总量。和过去几年动辄5艘、6艘主力舰的“高产时代”比起来,这份成绩单多少显得有些“瘸腿”。不过别急,这不是谁跑路,也不是谁掉链子,咱先看看背后的故事。

先别光顾着盯眼前的“吨位成绩”,咱得说说2024年进展最大的主角——福建舰。这艘航母虽然没在今年服役,但它的意义可不能小看。首先,这是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咱们第一艘用上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技术上的跨越有多大?打个比方吧,电磁弹射相当于从老式弹弓升级到了精密“高铁级别”的轨道发射系统,让战机起飞效率和作战能力直接上了一个大台阶。

福建舰今年虽然还在海试,但它可不是“光看不练”。海试中包括复杂的战斗体系协调和设备调校,可以说,每一步都在夯实未来的大国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咱再看看“前辈”辽宁舰和山东舰,其实福建舰在技术上的领先就像是从“二手车”直接跳到了“顶配轿车”,这象征的不仅是舰体的升级,更是中国海军开启新世代的里程碑。有人形象地说,福建舰就是中国海军未来的“霸王龙”,更快、更狠、更能打。

054B护卫舰的命运,怎么说呢?要用一句俗话形容就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晚集”。这款新型护卫舰,原本被期望成为海军近十年来的“旗舰护卫舰”,然而在技术细节上“冲太高”,最终因为造价问题而面临缩减调整,这让不少舰迷感到失望。一开始,054B可是“胸怀大志”,各项性能甚至不输某些顶级轻型驱逐舰,但高昂的造价让大规模建造变成了“痴人说梦”。

你看,咱们最终只在2024年服役了区区2艘054B,更多的建造计划还被按了暂停键。这时候,054A老护卫舰却“临危受命”,迎来了第五批建造继续顶上去。有人会问,海军不追求性能升级吗?这话说得可就片面了,性能强固然好,可咱海军需要的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铺开摊子”的战斗力。如果一味追求高技术而牺牲建造效率,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换句话说,这事儿特别像咱们日常买车。想花十几万买辆又快又稳的进口豪车,那不现实,经济适用的家用车还是主流,毕竟再牛的高配超跑也只是少数人的选择。海军稳扎稳打地选择“均衡发展”,其实也是一个务实的方向。

说到“吨位”,就不得不聊聊万吨级战舰——055大驱。这台“巨无霸”在体型、火力、雷达系统各方面,都让全球为之侧目。可是别小瞧这位大块头,它的技术复杂程度和建造周期也“相当讲究”。比如,2023年底刚下水的第9艘055大驱,预计得等到2026年才能正式服役。这三年的舾装和海试真不是干站着摆样子,其中要做的工作,从电子设备安装到战斗系统调试,每一步都“耗时耗力”。

为什么055这么“耗时间”?归根结底是它的技术门槛比小吨位战舰要高太多。它不仅是一个“海上火力平台”,更是整个中国舰艇体系升级的核心节点。可正因为复杂,也让它难以大规模复制。

这就像造房子,小平房容易盖,动工半年可能就搞定了;换成摩天大楼,设计、施工、验收,五年都不一定完工。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如何在“高大上”战舰和实用型舰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是一个绕不开的大问题。

别以为吨位低就是所有领域“慢下来了”,075两栖攻击舰可是例外。2024年虽然没增加新舰服役,但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批量化已成定局,预计2025年第四艘也会正式“入伍”。这种大于4万吨的两栖舰不仅大大提升了海上登陆能力,还为海军在复杂战区的规模化投送打开了全新局面。

其实这背后也透露出了中国海军的新思路:单纯靠数量追赶时代已经是过去式,现在更看重的是舰艇的实际作战潜力。这种转变,说明中国海军正向国际一流的“质优军队”大步迈进。

在对手方面,美国计划建造一批DDG(X)驱逐舰,这种万吨级的船只技术同样复杂且昂贵,和咱们055大同小异。但美国的工业产能这两年问题也不少,比如预算超支、进度拖延,以及造舰工人短缺等老毛病更让新舰计划屡遭“搁置威胁”。所以,中美之间的这种“技术与现实”拉锯战,其实可以看作全球高端造舰行业的缩影。无论是谁,想一条路到底,几乎不可能。

你知道吗,中国海军舰艇命名规则也在悄然变化。过去,驱逐舰的名字多选大城市,护卫舰则以中小城市命名。而现在一些传闻,比如075四号舰可能会叫“湖北舰”,让网友们对这种“命名向二三线城市适度倾斜”的现象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反映了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人文因素;也有人认为,这种变化让更多普通群众获得了情感参与感。无论怎么看,舰名里的故事,也算是现代海军的一种独特文化密码。

所以,2024年不用悲观,更说不上“掉链子”。海军造舰本身就是个周期性工程,既需要技术,也需要节奏,更需要整体战略的平衡。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的未来,不只是眼下的吨位数据,而是那些正在孕育和突破的新技术、新装备。船是能造,但造得经济划算、系统高效,那才叫真本事。这步棋,咱们得从长计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6
用户10xxx16 36
2025-01-12 00:02
??什么狗屎文章,就一艘076就5万吨了,你说一年总共不到4万吨?

向钱看往厚赚 回复 01-13 19:45
下水和入役是两肥素[抠鼻][抠鼻][抠鼻]论下水2024光是大平板小平板就多少吨位了

lonely 回复 01-12 18:37
那和2024有什么关系?

海格埃洛
海格埃洛 15
2025-01-12 12:23
船等人,没人造再快也没用
曹操
曹操 15
2025-01-12 03:38
要精!慢工出细活!现在体量的大华夏,放眼蓝星,已经没有敢在中国周边与中国一较长短的对手了!对霉国,它只会慢慢被犹太财团腐蚀掉。对台,温水煮青蛙,它自己到了扛不住压力的时候,自己就回来了。我们不是要争霸,我们只是从新回到自己以前的位置上来,毕竟,这个位置我们坐惯了,我们也最熟悉,我们也是最有资格和能力坐这个位置的,没错,我们就是蓝星话事人!!!
用户13xxx84
用户13xxx84 14
2025-01-12 02:17
光076就四万余了吧

时空『恋』旅人 回复 01-13 13:38
下水和服役是不一样的

问题不大
问题不大 12
2025-01-12 18:11
没服役。。服役才开始算量[呲牙笑]
lonely
lonely 10
2025-01-12 18:37
服役还是下水?下水一个四川舰多少吨了?要是服役,至少是2023年下水的吧,和2024有什么关系?
阿鬼
阿鬼 7
2025-01-12 18:09
湖北人民谢谢你啊,让我们湖北穷苦大众也有了参与感,比不上福建四川,也够上了广西海南
哇哈哈
哇哈哈 6
2025-01-14 17:45
够用就行,中国不穷兵黩武。咱们的武器是用来防御的,不是侵略
用户13xxx01
用户13xxx01 6
2025-01-14 01:21
连设备都要折旧、生产成本都要分摊,服役吨位只看一年的?今年下水,明年服役。所以今年0吨位,明年20万吨,海军增长20万倍?这文章题目就数学不及格
用户18xxx12
用户18xxx12 5
2025-01-12 09:01
小编你不懂就别胡说八道,下去吧,别再出现了。
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 5
2025-01-13 20:17
一年的陆军,十年的空军,百年的海军。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4
2025-01-12 20:24
那还有钱造
飞云之下
飞云之下 4
2025-01-12 17:04
你猜6代机咋突然蹦出来的?国家大事,涉密单位,没公布前别瞎猜。
liyiyou
liyiyou 4
2025-01-15 18:01
放缓也正常,下饺子没人跟,何必急吼吼,
些微发力
些微发力 4
2025-01-14 13:51
一年下水几十万,宣布服役几万,你特么逗谁玩儿呢[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0xxx08
用户10xxx08 4
2025-01-14 11:23
解释就是掩饰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4
2025-01-12 14:39
湖北表示不想要075,给个航母行不行[哭哭][哭哭][哭哭]

风林火山 回复 01-14 14:37
中国不是有个水泥航母么?给你们湖北好了

毛毛虫
毛毛虫 4
2025-01-12 11:21
2025年肯定要爆发。福建舰和四川舰就10多万吨。
用户12xxx51
用户12xxx51 3
2025-01-17 06:22
瞎BB的文章
文艺青年
文艺青年 3
2025-01-13 01:48
要不是2016年,山东舰就不存在了,现在的福建舰才是山东舰哼😤😤😤
摩托
摩托 2
2025-01-12 17:38
大家多吸两包
不再飙车
不再飙车 2
2025-01-13 02:15
这两年香烟都降价了
书同文车同轨
书同文车同轨 1
2025-01-12 18:08
4万吨还嫌少??
能看到我评论吗
能看到我评论吗 1
2025-01-12 15:24
江苏舰啥时候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