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一则通报再次引起公众关注,龙里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张波涉嫌贪腐被查。
就在两天前,3月29日,龙里县原县长李沛福官宣被查。短短两天时间,当地两名“重量级”干部先后落马,说实话,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讲,震动不可谓不大。
这一切都源于3月16日贵州省委巡视组进驻龙里进行巡视,巡中成案,形成震慑,充分体现巡视巡察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张波是龙里本土人士,长期在龙里县公安系统任职,在多个关键岗位历练过。
2015年8月,张波被任命为县公安局禁毒工作大队大队长,2020年7月转任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大队大队长。2023年,张波晋升为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跻身领导班子核心成员。
公安局政委,就是单位的“二把手”,不仅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而且分管政治处,在人事上拥有重要的权力。

此前的一些案例显示,无论是在岗位调整,还是职务晋升上,政委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寻租空间不小,廉政风险很大。
此外,张波还分管警务保障处,而该处每年掌握数千万元经费,但采购流程缺乏第三方监督,存在巨大寻租空间。
说实话,由于执法工作的专业性强、隐蔽性高,如果发现违纪违法行为,不易被察觉。此外,张波他们由于长期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易受利益诱惑,而内部监督机制若未能有效运转,将加剧腐败风险。

目前,尚不清楚张波的违法细节,但随着调查深入,一些隐秘的环节或将逐步公开。无论是执法寻租还是充当保护伞,任何触碰纪律红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此次张波被查,既是巡视利剑作用的直接体现,也暴露出县域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的薄弱环节;既是对违纪者的警示,也是对基层警务系统深化改革的推动。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只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才能真正筑牢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