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着眼前这个烈士的后人,毛主席好奇地问:“你在读《三国演义》啊,那快说说,里头哪个角色你最打心底里佩服?”
“曹操!”少年张口就来,毫不犹豫。
“到底是为啥呢?”
曹操这人厉害,很会笼络人心。就拿官渡之战来说吧,战后他收到好多手下跟袁绍暗地里通信的信件,可你猜怎么着?他非但没怪罪那些官员,还当着大伙的面,一把火把信全给烧了。这事儿一来显示了曹操的大度,二来也让手下人对他更加死心塌地了。
少年的话让毛主席特别高兴,他一个劲儿地点头,转头对旁边的人说:“这孩子真不简单,将来肯定是块好料子,你们得好好栽培他!”
在毛主席面前,那个毫不畏惧、自信满满聊天的少年,正是李鹏。他不仅是电力方面的行家,后来还当上了总理,给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鹏来自一个有着革命传统的家庭。
李鹏的爸爸是李硕勋,他很早就知道了共产主义,还参与了南昌起义,但不幸在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杀害了。而李鹏的妈妈呢,是赵君陶,她是中共早期领导人赵世炎的亲妹妹。他们夫妻俩都是满腔热血的革命者,有着一样的理想和信仰,认识没多久,就因为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了一起,成为了革命伴侣。
1928年,李鹏在上海呱呱坠地。在革命夫妇李硕勋一家的熏陶下,李鹏从小就心怀大志,一心想着报效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1940年的时候,妈妈为了李鹏的安全,就带着他去了重庆。到了那儿,李鹏头一回见到了周总理。
“小伙子,得把胸脯挺起来,别驼背啊!”那时候的李鹏稍微有点儿含胸,周总理就轻轻拍了他一下,笑着提醒他。打那以后,每次见到周总理,李鹏都会被关心地问上一句:“背直了吗?”
在曾家岩的日子里,随着国内时局的风云变幻,中共面临的环境愈发严峻。为了确保安全,李鹏被再次安排转移,这次他踏入了延安大学中学部的校门。正是在这座学府中,李鹏不仅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教诲,还幸运地受到了毛主席的点名,被指定为重点培养对象。
在延安那会儿,周总理和邓颖超可关心李鹏了,不过他们对这小伙子要求也挺高的。周总理对李鹏的生活挺上心,但同样,对他的标准也很严。
有次,李鹏到周总理家串门,瞧见书架上有本《堂吉诃德》,顺手就拿起来读了。读完以后,大大咧咧的李鹏没把书放回原地方,结果周总理后来找了好久都没翻着这本书。
拿这件小事来说,周总理跟李鹏聊起了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小鹏啊,我得跟你说说,男孩子虽然可以随性点,但做起事来可得认真仔细,不能马虎大意。”
这事儿真的让我感触挺深,打那以后,我就把周总理当成了我的标杆。我做事情开始变得特别认真,慢慢地,也养成了和周总理一样,干啥都仔仔细细、一点不马虎的习惯。
周总理和邓颖超对李鹏特别关照,所以在党内就有了这么个说法,说李鹏是周总理的养子。
说到这事儿,李鹏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头反复说明,“说白了,我爸妈都是烈士,周总理对每位烈士的孩子都特别上心。但要说我是周总理的养子,那可真冤枉他了。”
那是个周六的下午,李鹏和他的朋友在食堂里吃着饭,突然毛主席也走了进来。
“哎,这孩子是谁啊?看着挺眼生的。”毛主席先开口,目光落在了李鹏身上。
旁边的人赶紧答道:“主席,这孩子是李硕勋的儿子,现在就在这儿上中学呢。”
毛主席想了想,然后说:“我记起来了,那家伙参与过南昌起义,可惜后来英勇牺牲了。”
扭过头,毛主席亲切地问李鹏:“在这儿还适应不?”
“嗯,我在这儿挺不错的,多谢主席关心。”
后来,毛主席跟李鹏聊起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还特地说到了曹操这个人物。
曹操有次抓到了手下好多跟袁绍偷偷通信的信件,但他没对那些官员动手,反倒是当着大伙的面,一把火把信全给烧了。这事儿不仅显出了曹操的大度,还让他手下的人对他更加死心塌地了。
毛主席听到眼前这个14岁少年的回答,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听完李鹏的介绍,毛主席一个劲儿地点头,转头跟旁边的人说:“这小子真不简单,脑瓜子转得快,又能说会道的,将来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得好好栽培栽培!”
少年时期的李鹏,曾被毛主席亲自点名表扬,这可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亮点。但李鹏本人特别低调,他觉得能得到主席的夸奖,主要就是因为他爱看书,爱琢磨事儿。
毛主席的鼓励,让年轻的李鹏心里充满了革命的动力,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从那以后,在学习的道路上,李鹏一直记得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的看重,所以他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能为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做出更多贡献。
因为国内情况变得挺紧张的,李鹏在延安的读书时光很快就接近尾声了。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学校那时候通知说:“因为局势不妙,大家就提前算作正常毕业了。”
为了让这些国家未来的栋梁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学校给出了两个方向:要么去实际工作岗位锻炼,要么留在革命老区深造。原本打算直接工作的李鹏,这时候碰到了一个新机遇,正好有个去苏联深造的人才选拔机会。
李鹏因为学习成绩特别好,被挑中去苏联学习水电专业。没过多久,他就踏上了这段求学之旅。在苏联,他学到了大堆关于电力的知识。而这次的学习机会,其实悄悄决定了李鹏一辈子的努力方向,这是当时的他所没想到的。
李鹏学成归来后,直接被分配到了东北的发电厂上班。在那儿,他和爱人朱琳喜结连理,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特别幸福。
得说说,李鹏在老婆怀孕那会儿碰上了点小插曲,这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那天,我和妈妈坐公交去看舅妈,可就在我们给人让座那会儿,公交车猛地一刹车。朱琳立马被急匆匆送到医院,一查才知道,羊水已经破了,情况相当紧急,随后朱琳就被转到了重症监护医院。
幸好救治迅速,朱琳和孩子都安然无恙。经历了这次事件,新晋爸爸李鹏更加深切地领悟到了“视民如子”的真谛。
李鹏,原本就搞电力的,被调到了张家口电业局工作。到了这儿,他那一肚子学问可算是派上了大用场。他把自己学的知识,还有在苏联进修时得到的经验,都一股脑儿地用到了工作上,结果电业局的整体工作水平直线上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个世纪,电厂那管理真是一团糟,设备也不行,特别需要懂行的人来搞定。李鹏一来电厂,就不按套路出牌,他没走大伙儿安排好的道儿,偏偏绕到电厂后面去了。他说:“那时候,控制室看起来倒是挺清爽,但懂行的一眼就能瞅出,下面的零米层那叫一个脏乱差。”李鹏没一会儿就瞧出了这个毛病。
唐山那场大地震,把当地的电力设施给整得够呛。周总理说:“要不派李鹏同志去吧,他肯定靠谱!”就这样,李鹏在关键时刻接下了这重担。他还真不含糊,带着大家伙儿重建,最后把任务漂漂亮亮地完成了。
三中全会开过之后,咱们国家就迈进了新篇章。那时候,啥都得从头开始搞,李鹏就被选为了电力部的头儿,他肩上的责任可就大了去了。
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李鹏发现那时候咱们国家的电厂漏水漏油问题真的很突出。于是,他就琢磨出了一个“N-1”安全准则,来保证电路的稳定运行。到了1980年,北京还建起了双环网,这样一来,北京地区接下来的大约20年里,用电都既安全又稳定。
1981年,因为工作表现出色,李鹏被升为了电力工业部的头儿。就是他带着大家,咱们国家才开始研究核能发电,后来还建好了秦山、大亚湾、田湾这三个核电站。大家都夸:“李鹏真是个国家的顶梁柱!”随着好评如潮,李鹏也迎来了更多难关。
1983年,李鹏又一次挑起了大梁,当上了水电部的头儿。就在那年6月,他还被大家选为了副总理。转眼到了1987年,李鹏又被提拔为国务院的代理总理,开始掌舵国务院的工作。
1994年,咱们国家动了个大工程,那就是建三峡大坝。“这活儿咱们得做扎实了,实地考察得仔细,数据得反复算,保证一点差错都不能有,这样才能把三峡大坝建得漂漂亮亮的!”为了把这事儿办好,李鹏同志不辞辛劳,前前后后跑了15趟实地考察,这才最终把方案给定下来了。
搞建设的同时,咱们得把准备工作做到位,确保老百姓日子不受影响!李鹏带头,三峡那边近百万人顺利搬了家,沿河的老百姓生活也有了着落。
李鹏当上总理后,还亲自参与了不少国家大事。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那会儿,李鹏是监督员,心里头那个激动啊,根本藏不住。他说:“你看那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垂头丧气的,还系着条蓝方格领带。我本来也想找条一样的来应应景,结果出门前一想,算了,还是换条更显精神的。”
1998年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时,李鹏亲自到场参与,给当地的委员递上了委任状。而且啊,在李鹏当领导的那段时间,他不止一次地出国走访,向外头推广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还参与制定和改进了教育法、土地管理法这些法律,给国家的发展出了不少力,贡献可大了。
“这娃娃真有潜力,得好好栽培。”毛主席的这番话,就像刻在心里的话儿,一直鼓舞着李鹏。他在党的岗位上大展身手,用自己的学问给国家的电力事业带来了大变化。
2019年7月22日,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李鹏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就像他的讣告上写的那样:“他这一辈子,都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拼搏!”想想李鹏所做的那些贡献,毛主席要是知道了,肯定也会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当年真是没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