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特朗普公众支持率近来大幅下降,在经济事务上的支持率更是降至其总统生涯的最低水平。这一状况与他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紧密相关,尤其在对华关系方面,其政策走向正经历着显著变化。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其激进且多变的决策引发诸多争议。他最初解散部分联邦公务员队伍、削减援助计划,包括对农业部门援助的削减,这直接影响到他的主要选民群体。更关键的是,他所发起的关税战,给美国乃至全球市场都带来沉重打击。先是宣布针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的措施,随后又匆忙承认存在例外情况,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让全球主要股市持续下跌。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达到新高,密歇根大学的最新民调显示,共和党选民对经济走向的悲观程度,仅在2020年特朗普落败后可与之相比拟。
在2024年支持特朗普的选民里,约五分之一的人不认可他处理通货膨胀的方式,12%的人对其就业政策不满。在经济问题上,他目前收获了7个百分点的净负面评价,与2017年担任总统初期的数据形成鲜明反差。
特朗普(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接连做出两项重大调整。当地时间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表示,美国不再寻求继续提高对华关税,甚至暗示可能降低关税,原因是当前的关税政策致使两国贸易近乎停滞,他希望美国民众能够顺利购买商品。这一表态与此前他强硬的关税立场截然不同,反映出美国国内对于关税政策的反对声浪以及政策实施带来的现实压力。
不仅如此,在一些具体产品的关税问题上,特朗普政府也做出让步。宣布对部分电子产品给予关税豁免,这一举措同样是在中方一系列反制措施以及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的双重影响下做出的。美国的关税政策虽初衷是在贸易中获取更多利益,然而现实却是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企业成本增加,市场活力受到抑制。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特朗普的表面退让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战略意图。在暗示降低关税的同时,他并未停止对中国的遏制行动。一方面,他加大对其他国家的施压,企图迫使这些国家在贸易问题上配合美国,限制对华贸易。例如,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特朗普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让欧盟在对华贸易立场上向美国靠拢。但欧盟并未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不仅为谈判破裂预留后手,还积极拓展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合作,寻求更多元化的贸易关系。其他美国盟友也对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心生顾虑,对美国的贸易指令持谨慎态度。
针对美国一系列行为,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明确回应。中方对部分美国企业实施制裁措施,将美护盾人工智能公司、斯凯迪奥公司等17家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些公司不顾中方反对,参与对台军售或与台开展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中方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这些举措是中方针对危害国家安全的外国实体采取的预防性惩戒手段,展现出中方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在美国国内也引发强烈反对。上一届政府的领导班子,如拜登、布林肯、沙利文以及耶伦等纷纷指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美国带来巨大动荡和破坏。美国民众也掀起大规模抗议活动,反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此外,路透社的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的公众支持率已跌至42%,为其重返总统之位后的最低值。许多美国人不赞同他对国内大学实行的惩罚措施,美国教育部宣布冻结哈佛大学22亿美元的拨款和6000万美元的长期合同,这一针对教育领域的激进举措引发广泛不满。约5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正失去信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特朗普不应在2028年竞选第三任总统。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美关系的走向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特朗普政府在支持率暴跌的压力下,对华政策虽出现调整,但这种调整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中方始终秉持坚定立场,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前提下,愿意与美方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合作。但对于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方必将坚决予以回击。未来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是持续紧张对峙,还是能找到合作的平衡点,全球都在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