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奥密克戎疫情,果然让人“防不胜防”,来得快,去得也急!
前后短短20余天,很多地区感染人数早已超过了5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80%以上,远超出了专家们早前对疫情的预估。
最近,很多地区的疫情高峰已经接近尾声,重庆、四川、湖南纷纷发布,当地的感染高峰已过,每日新增的感染人数在逐步回落。
只不过第一波感染过后,并不代表万事大吉,我们就可以放松警惕,大街上已经出现了部分群众开始不戴口罩了,似乎又开始“好了伤疤忘了疼”。
想当初,20天前“瞧不起奥密克戎”的一群人,如今受伤最重的就是他们。
说个身边的小事,或许你能找到某个闪光点前几个月,家中正好在装修,如今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每天还有2-3个小工在做工。
今天一家人都忙着从出租屋往家里搬东西,所以没时间做午饭。
母亲倡议,今天去小饭店吃一顿,顺便叫上两个工人,一个工人50多岁,另一个也有60出头。
因为经常来光顾,所以跟饭店老板娘很熟,母亲提前点了饭菜,有荤有素,简简单单,一共10样菜, 8个人吃。
到了饭店后,老板娘忙着招呼我们,又是端茶又是送水,忙得不亦乐乎。
中午,偌大的餐厅就我们一桌人,老板娘也恰如其分地说:
要不是你给我发信息,我们三个人就出去吃饭了,你看,饭都是刚刚煮上的。
现在的生意太难做了,就算封控时期也不至于这么冷清,本来中午想带两位厨师出去吃饭的,趁着清闲去尝尝别人家的特色菜。
老板娘一边说,一边转身进了厨房。
席间,大家谈天说地,其中一位工人说的话很有意思,现在分享给大家:
这位50多岁的工人身体一直很好,12月疫情放开之后,大家都很自觉地戴上口罩,做好防护。
唯独这位叔叔,虽然也戴口罩,但干活的时候跟没戴一样,病毒在他嘴里似乎不堪一击,不就是个“大号感冒”嘛。
以至于大家纷纷中招后,他自然也不能幸免,但他跟其他人不一样,有症状后的第一天,其他工人都在家休息,他却出来干活了。
用他的话说,我就发烧了半天就好了,当天还搬了10包水泥上二楼。
正因为他轻视病毒,第二天就吃到了教训,随后连续10天在床上躺着,每天饭也吃不下,吃啥都没胃口,勉强能喝点稀饭。
10天后,他才出来干活,今天算是胃口不错,好歹扒了几口饭,他一边苦笑,一边说出自己的故事。
以上只是我身边的小例子,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很多的现象:
①这波疫情确实来得很猛,而且是在大家都戴好口罩的前提下。
说说我们江苏五线城市的情况:
在放开后来第二周和第三周,半个月时间,身边的不管男女老少80%以上的人都中招了,至少城市是这个情况,农村数据可能会低一些。
所以,奥密克戎的传染力不可小视。
②新十条发布后,来势汹汹的病毒对实体餐饮打击巨大。
在封控时期,虽然生意惨淡,但因为防控的好,当地病例很少,大家还有心情去饭店吃吃饭。
如今放开后,饭店的生意那叫一个门可罗雀,一天不如一天,晚上七八点就关门谢客,因为一位客人都没有。
服务员都靠在门边上玩手机,要放在平时,这可正是吃饭的点。
③越瞧不起病毒的人,往往是受伤最严重的。像在我家做事的这位工人,其他人感染发烧后,纷纷放下工作在家休息。
然而他却不信这个邪,仗着自己症状轻,感染后硬是撑了一天,没想到给他换来了“10天躺在床上”,那真叫一个受罪。
这回他是服服帖帖了,去哪里都戴好口罩,我琢磨着,如果还有第二感染高峰的话,他一定是防护措施做得最好的那个人。
④疫情的“感染高峰”一下子就来了,很多城市都受到了严重冲击,也让医护人员备受压力。
很多医生和护士本着身上肩负的责任,带病上岗的不在少数,他们才是这段时间最辛苦的那群人,上海做得非常好,给医护工作者发放了不菲的慰问金。
但即便如此,也有很多遗憾,每天医院门诊爆棚,一下子涌现出了很多的病人,势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挤兑。
同时,很多药物跟不上,治疗不及时,又造成了一些老年人的离去,这是最让人痛心的。
陕西丹凤县和湖南邵阳县分别前后发出倡议:非必要不返乡。
说句实话,我一开始也感到非常纳闷,现在国家都提倡“今年回老家好好过个年”,如今疫情高峰也走得差不多了,身体都有了抗体,怎么反倒不让回家了?如此不跟国家政策走,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随后,邵阳市责任人也第一时间澄清,不是不欢迎大家回家过年,只是友好的倡议,现在回家没有任何阻碍,我们欢迎大家回来。
我后来觉得这事情有些蹊跷,大家先别忙着指责,我查了相关的资料:
邵阳县在湖南的中偏西部,少数民族很多,群山围绕,交通不是很发达,部分县以农作物为主,还是国家重点扶贫的对象。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一种错怪他人的感觉,我们这边的农村感染率也不高,邵阳县那边很多地方是山区农村,感染率应该还要低很多。
以下是网友的留言,大家也能看出大概,面对这样的倡议,自然有人支持,有人批评。
第一,今年的老人确实太煎熬了,现在城市里的感染高峰刚过,未来感染的重点很有可能会转移到农村。
农村留守的老人很多,相对来说防护意识单薄,在城市看看,再去农村看看,有几个人戴口罩,一旦传染开来,甚至比城市里的速度还快。
第二,农村的医护设施跟不上,就算感染了,很多老人会当成普通感冒,然而这个病毒对老年人又不友好。
如果很不幸,扛不过来了,身体变严重了,而那里只有最基本的治疗,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的确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
所以,个人观点:
邵阳县的担忧也很正常,只是可能说得太官方了,或者把“非必要不返乡”说得再委婉一些,也许会得到广泛的赞扬。
很多人看到这一条“不返乡”的倡议后,觉得不能接受,我觉得没必要过份批评,本着生命至上的角度,延缓感染并不是坏事。
对于病毒,我们缺乏认知,连专家学者都走了不少弯路,何况我们普通老百姓。
在放开的问题上,我赞同放开,但要有序的放开,不然也不会造成“发烧药买不到,看病难,住院难”等诸多问题。
如果从生命的角度看待这个倡议,我觉得至少他们的“初心”是好的,这就足够了。
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