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哥一家来我们家吃饭,巫森把王大豆先生小生在兽兽毕业典礼时送他的五粮液拿出来,孝敬他大舅哥。
我哥家里有纪律,钱要多挣,酒要少喝。我们俩一共喝了不到二两。
周日,小莎张罗请客,我哥订了玉霞酒家,巫森巴巴地又把那瓶酒带上了。

玉霞酒家是白城老牌饭店。以前他们家还有分店,在大象广场东南。我刚调到学校大部时,学报于姐请我吃饭,就选了玉霞。学报原隶属大部,两个部门相处融洽,一直和一个部门一样。那次点了一个炒蘑菇,上来的却是折箩菜,于姐很不高兴,使我印象深刻。
玉霞老店在二三七处对面,十年前我曾来过一次。
店里首选名菜是烧排骨,我们三点到店,说是没有了。那就点棒骨,答复还是没有了。最后点了脊骨。
无牙看到巫森又把一瓶喝也喝不完的五粮液拿来了,说:这酒要喝没,你俩得喝一年。
他说的没错,还是老规矩,我喝半两,我哥喝一两。

干炸黄花鱼炸得非常好,只是盐没抹匀,偶尔一口能齁死。脊骨肉瘦而多,滋味一般般。家常拌凉菜大众口味,不惊艳。玉米饼放了太多糖,虽是粗粮却不够健康。

值得说说的是青椒腰花。腰花处理得不错,没有腥味,和青椒是绝配。像最铁的友谊,我给你色彩,你给我滋味。
另外干锅菜花烧得恰到好处,越久越入味,很可口,最后光盘完事。
最有特色的是孜然心管。极嫩,又不腻。佐料丰富,美味无敌。像一个你你明明认识并自以为了解的老友,原来他还有惊艳的另一面。
为着饭店菜肴的不健康,我们现在已经减少了外食的次数,很久才外食一次。想起前年此时,全城管控,封闭在家二十多天,每天活动范围就那一百多平儿。四月二十日刚刚有了下楼放风的通行证,还得是隔天一次。不能出家门,没有快递,即使是想吃一根麻花,都得亲自起油锅现炸。那么久没外食,竟也活下来了。
把最近两次外食作比较。香满家园营销到位,客人多,店内过于喧闹,不利于聊天谈心。但装潢考究,餐具精致,食材新鲜。菜码大,饼类尤其有特色。
玉霞地处偏远,安静不吵,菜品过于老实,缺乏创新,更不懂营销。但店里的孜然心管确实风味独特,堪称招牌。
现在饭店酒杯上了档次,都用高脚杯了,这样喝酒,会感觉酒贵重好喝些。
我哥和我不时举杯,他一边还说:这高度酒,太辣,和散搂子一样。要不是因为是五粮液,我都不能喝。
我问他:那如果把五粮液和散搂子放一起,让你喝,你能喝出来吗?
他摇头说:不能。
是不是名家和我们这种无名之辈写的文字也这样,如果隐去署名,就不看出差别来呢?中文系就有个学生恶作剧,把一篇国外名家散文署上自己名字,混在同学们的写作课作业里交了上去。老师不仅没看出来,还写下一大段评语进行批评,挑出一大堆毛病来。
就像我分辨不出五粮液和散搂子的区别来一样,除了觉得辣,品不出香型,看不出是否挂壁......把名家散文给我,我也一定分辨不出来。
微信公众号后台有人发私信,评价我写的是“美文”,却没有阅读量,表示疑惑。
明明是散搂子,我也没法伪装成五粮液啊。承蒙不弃前来阅读欣赏,我会得到持续写作的动力。如果都去追求五粮液的高品质而取关我,那也是能理解的。谁愿意放弃名家而浪费时间?
一边吃一边聊,仿佛时间永远不够用。我哥和小莎、我弟和抱抱、我和巫森,我们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六个人可能以后也会到子女身边去养老,所以格外珍视能够相聚的时光,也把这种相聚看成是一种幸福。
没有人能长生不老成仙成佛,但我们需要让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控即将到来的老年。并且,相聚时彼此取暖,彼此给予力量,也使各自对老年、对未来不那么悲观绝望了。
爱默生在《热爱生命》一文中说:“生活时刻在教育我们,即使是在尚未知晓的时间和空间里,仍将会体验到更多的美与幸福。”“未来取决于我们所掌握的各种才能和努力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智慧、激情、希望、想象与理性。”
他说的就是让我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这种高品质,不是多贵多烧钱,而是“高尚的生活”。即追求真善美,永葆好奇心与求知欲,永葆赤诚与正直,永葆爱的能力。
我想天堂的母亲和年老健忘的父亲,都乐于看到我们衣食无忧但坚守清贫不堕污浊,追求高品质生活但不眼气和攀比他人,努力为后代创造精神财富,把父母的美德传承下去。
最近在读《爱默生随笔》,所以会时时把眼前的一切与爱默生的阐述联系起来,装作学以致用。我们图书馆没有三联书店张爱玲译的《爱默森文选》版本,我找到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新版本,只是在网上浏览了一下张爱玲译书的电子版。但我想精髓应当是一样的,即近两百年前已经有人洞穿历史,如一瓶喝也喝不完的五粮液,早早说出了使人受用不尽的精髓。

离开饭店时,一瓶五粮液也没见下去多少。简直成了宝瓶了,喝之不尽啊。但我们喝与不喝都是醉的,亦是清醒的。醉的是春风与真情,清醒的是内心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