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八号谈密人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都说:“先有国、才有家”。
可谁能想到,作为商界的“超人”、社会大众眼中的“慈善家”。
临老了,年过九旬的他竟做出这样背刺祖国的事!
漠视国家利益、狂揽228亿,甚至不惜背上叛国、卖国的骂名,也要套现离场。
国家港澳办出手、香港《大公报》发文,李嘉诚这一步难道真的走错了?
装聋作哑、闷不发声,在商言商的他怎就突然翻了车?
商人本性
作为香港知名的企业家,早已跻身世界富豪榜的他本可以安享晚年了。
可就在这个月,“一世英名”的他却偏偏捅了个大篓子。
谁能想到,已经挣够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他竟还为了一己私利背刺而祖国。
而这次,触碰国家底线的他可谓是彻底翻车了!
就在今年的3月4日,一条重磅消息突然传出。
无报备、无公开竞标,一夜之间、李嘉诚就将自己旗下公司所操控的43个国际港口全都出售了。
228亿美元的天价、已经达成了初步条款意见。
尽管之前无半点风声,但眼下只要程序顺利进展,这43个港口无疑会成功易主。
这不禁让人发出疑问,作为一个商人,面对盈利不多的生意,及时兜售不是正常之举?
但当你了解其中内幕,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并不简单!
作为进行贸易往来的核心要道,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也恰恰位列其中。
而它不仅是我国外贸往来的重要航道,更是大国博弈的计量器。
要知道,这次李嘉诚要卖给的对象不是别人。
正是前不久高调宣称、不惜动用军队,也要将巴拿马运河“收回来”的美国。
前脚才指控过我国控制巴拿马运河,后脚李嘉诚就在私下和美国企业达成售卖协议。
如此巧合,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场交易的真实目的。
作为向来将我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美国。
一旦让他们拿到这些港口,今后我国的外贸发展,无疑会面临卡脖子的困境。
可就算明白其中的重要性,面对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李嘉诚还是选择了背刺祖国。
这一消息一出,李嘉诚无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只是,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在接连上演。
莫天真 勿糊涂
虽说:“在商言商”,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更要知道“先有国、才有家”。
为了一己私利,李嘉诚这次的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夜之间,不仅“慈善家”成了“卖国贼”,就连国家都开始出手。
可面对接二连三的雷霆之怒,李嘉诚却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本以为是大赚一笔,但自从消息被放出,李嘉诚便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他怎么也想不到,一朝行差踏错,自己竟会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一时间,助纣为虐、贻害中国的他成了彻彻底底的叛国贼。
而他的举动,更是引得国家纷纷下场出手。
先有《大公报》接连发文:“莫天真 勿糊涂”、“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向李嘉诚提出告诫。
而后,国家港澳办也痛斥李嘉诚漠视国家利益,并转载了《大公报》的相关文章。
可面对官方的发文指责,李嘉诚似乎早已忘记了“饮水思源有担当 背靠祖国谋发展”。
他不仅装聋作哑,甚至至今都毫无回应。
作为商人本性让他选择了利益,但作为中国人,他却着实不该牺牲国家的利益。
只是,回看2013年的那件事,或许他的心已早已不在祖国。
其实,这已经不是李嘉诚第一次为了利益而站队他国了。
早在2013年,李嘉诚就曾集中抛售香港和大陆资产,加大了对欧洲的投资。
在那之后,他不仅先后通过转让资产或其他方式套现人民币738亿。
接连抛售物业的行为更是对国内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但这次,忘记饮水思源的他或许没有当初那般幸运了。
这一次的他,是真的走错了!
如今,事件还在继续发酵中,面对“商人有没有祖国”这样的质问。
李嘉诚会给出如何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可回看他来时的路,曾经的他亦是无数人称赞的“超人”。
商业大亨的来时路
从贫苦少年到超级富豪,作为香港超人、首富,他书写了一段商业史上的传奇。
只是,做慈善、成首富的背后,亦是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胆识和辛酸。
而他能走上这条路,起初却也是实属无奈。
1928年,在广东潮州的一户知识分子家庭里,长子李嘉诚出生了。
虽然父亲曾是小学校长,但因为连年战乱,一家人也只能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为了安身立命,无奈之下,父亲带着他们迁移到了香港投靠亲友。
只是,这样安稳的生活,也不过就过了几年。
1943年,因劳累贫困成疾,15岁那年,李嘉诚永远失去了父亲。
没了家里的顶梁柱,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只能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原本还在读书的李嘉诚只能辍学养家。
从茶楼跑堂到公司小学徒,亦或是推销员,李嘉诚开启了独立谋生的日子。
面对终日的贫苦和因穷而逝去的父亲,李嘉诚深知赚钱的重要性。
所以,尽管当时他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但他却从不安于现状。
就这样,跳槽、升职,靠着那股拼劲,年仅18岁的他就当上了部门经理。
而后短短两年时间,李嘉诚就再次升职,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
只是,频频的升职加薪并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
反倒是因为接触多了,让他看到了更大的商机。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和外界来往的重要地界。
乘着时代的东风,看准商机的李嘉诚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可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又有谁能在商界一帆风顺呢?
没过两年,因为初期效益不错,迅速扩大的企业规模便立马迎来了“反噬”。
订单的增大、管理的缺失,让生产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差。
巨大的退货量和周转不开的资金,让李嘉诚首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
但强者从不缺少从头再来的勇气,没过多久,李嘉诚就靠着韧劲还清了债务。
还在1957年,再次看到了商机。
这次靠着塑胶花,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就此崛起。
靠着挖到的第一桶金,他不仅开始涉足地产生意,更是开始组建码头、投资电力,将产业涉及到了各行各业。
而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作为首家登录中国内地的商人。
李嘉诚在国家的扶持下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进军海外、在国内大搞慈善事业的他也成了人们心中的慈善家和超人。
作为促进内地和香港繁荣发展的贡献者,多次受到国家领导接见的他也曾被委以重任。
可就是这样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正面人物,却不知在何时渐渐失去了初心。
结语
如今,这一翻车可谓是将他几十年的形象毁于了一旦。
难道,商人果真就没有祖国?人生晚年他真就要晚节不保了吗?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李嘉诚,大消息!热搜爆了
澎湃新闻——90岁李嘉诚宣布退休,香港“超人”时代结束
百度百科——李嘉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