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回忆 1993 年:杨贵妃墓游记

1993 年的初秋,我有幸前往陕西省兴平市,游览了闻名遐迩的杨贵妃墓。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这座千年古墓的雄伟与庄严,更

1993 年的初秋,我有幸前往陕西省兴平市,游览了闻名遐迩的杨贵妃墓。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这座千年古墓的雄伟与庄严,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初见杨贵妃墓:古墓的庄严肃穆

抵达兴平市的第二天清晨,我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杨贵妃墓。杨贵妃墓位于兴平市马嵬镇西,是唐代贵妃杨玉环的墓葬之地。当我第一次站在杨贵妃墓前,仰望着这座古老的墓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杨贵妃墓是一座半球形的墓冢,高约3米,墓顶覆盖着郁郁葱葱的草木,四周环绕着石栏杆,显得庄重而肃穆。墓前立有一块刻有“唐杨贵妃之墓”的石碑,字体苍劲有力,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其主人的身份。

二、墓园印象:古韵犹存的静谧之地

步入杨贵妃墓园,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青砖黛瓦,古木参天,石碑林立,每一处细节都似乎在低声细语,讲述着杨贵妃生前的辉煌与身后的故事。

墓园内正面是一座三间的仿古式献殿,过献殿即是墓冢。墓冢四周砌以青砖,传说妇女用贵妃墓上的土搽脸,可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称为“贵妃粉”,远近妇女争相以土搽脸,连外地游人也要带包墓土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土,但不久又被人取光。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

三、历史的回响:杨贵妃的传奇一生

杨贵妃墓不仅是唐代历史的见证,也是杨贵妃传奇一生的象征。杨贵妃,原名杨玉环,以其倾国倾城之貌,曼妙舞姿及卓越才情,赢得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深爱,被册封为贵妃,成为宫廷中最为耀眼的存在。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因这段旷世之恋而停下。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西逃。途经马嵬坡时,士兵哗变,矛头直指杨氏家族,认为他们骄奢淫逸,祸国殃民。在这场权力与爱情的角力中,杨贵妃最终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于马嵬坡香消玉殒。

关于杨贵妃的死,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后,唐玄宗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但关于其真正墓址的争论从未平息。有传言称杨贵妃流落日本,日本出版的一本书《杨贵妃复活秘史》中说,杨贵妃逃脱马嵬坡后,辗转乘船到日本。

四、文化价值:诗碑放彩,古冢留香

杨贵妃墓不仅是一座古墓,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墓园内的回廊上镶嵌着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这些碑石中既有唐僖宗、李商隐等唐代著名人物的作品,又有近代林则徐、于右任等的题咏。

其中,林则徐曾题诗一首:“六军何事驻征骖,妾为君王死亦甘。抛得蛾眉安将士,人间从此重生男。”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杨贵妃在马嵬坡的悲剧命运。

五、结语:杨贵妃墓的永恒魅力

1993 年的杨贵妃墓之行,让我对这座千年古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杨贵妃墓以其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它不仅是一座古墓,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

杨贵妃墓的永恒魅力,不仅在于其建筑的宏伟和历史的悠久,更在于其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兴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这次杨贵妃墓之行,让我收获颇丰。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净化了我的心灵。我相信,杨贵妃墓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