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特朗普政府计划施压70多国,妄图限制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特朗普政府打的算盘很精。他们要求这些国家做到“一禁一阻”:禁止中国商品借道其领土转运至美国,阻止中资企业在当地设厂以规避美国关税。美财长贝森特更是直言,此举旨在逼迫美国的贸易伙伴在经济上“孤立中国” 。
此前,特朗普在新闻节目中也暗示,正考虑让各国“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 。美国之所以出此下策,和中美间紧张的经贸关系脱不了干系。特朗普上台后,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为扭转在这场博弈中的不利局面,美国企图拉拢众多国家,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把中国从全球供应链和市场中强行剥离 。可现实给了特朗普沉重一击,就在施压消息曝光后,美方接连收到坏消息 。
特朗普(资料图)
先是中国和越南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发布联合声明,不仅同意携手反对霸权主义,还明确表示将共同管控、解决海上分歧 。一直以来,美国试图利用中越在南海的分歧,拉拢越南制衡中国,就像当初挑起中菲矛盾那样。但此次中越联合声明的发布,意味着美国从拜登时期就开始的对越拉拢计划彻底破产,美国妄想在南海制造争端、牵制中国的图谋落空 。
接着,英国方面也传来消息。英国商务部长雷诺兹有意访华,其办公室官员明确表示,中英正在贸易领域积极接触,且认为维持这种接触意义重大 。不论雷诺兹此次访华最终能否成行,都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英国从未打算与中国真正“脱钩”。而且,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欧盟对中国的态度正朝着积极方向转变,或许不久后,我们就能迎来中国和欧盟就电车关税达成协议的好消息 。
特朗普(资料图)
其实,美国施压70多国的计划从一开始就破绽百出,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美国此前种种行径,如撕毁TPP、退出巴黎协定、威胁世贸组织等,早已让其在国际社会的信用严重透支 。如今,又想威逼各国加入其遏制中国的阵营,充当遏华战略的“马前卒”,但各国也不傻,不会轻易上钩 。以日本为例,即便与美国展开谈判,却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不仅反手对谷歌开出反垄断罚单,还亮出手中持有1.126万亿美元美债和42万家在美日企投资这一底牌,暗示美国自己有足够的反击手段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更是直接斥责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是“自残”,公开拒绝配合美国的关税政策,将捍卫国家利益提升到主权高度 。韩国虽未明确表态,但因其半导体产业对中国市场依存度高达60%,一旦跟随美国对华“脱钩”,无异于经济自杀 。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早已深深嵌入全球产业链。美国想强行将中国与世界经济割裂,不仅会让众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受损,还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系统性风险,这是国际社会不愿看到的 。
英国商务部部长(资料图)
再者,美国国内也麻烦不断。骨干成员丑闻频发,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面临民众要求下台的巨大压力;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美联储却拒绝为特朗普“救火”,特朗普试图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遭到各路精英阻拦;此外,特朗普对70多国暂停“对等关税”的时限所剩无几,可谈妥的协议数量依旧为零 。在这些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愈发显得力不从心 。
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美国的无理施压,始终保持坚定立场,一方面积极巩固与友好国家的合作关系,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另一方面,持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让世界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与中国合作的广阔前景 。这场由美国挑起的经贸纷争,美国本想速战速决,让中国屈服,如今却陷入僵局。特朗普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单边主义、霸权行径注定行不通。美国若想解决与中国的经贸问题,必须摒弃错误做法,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中国对话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