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汴北,铁路以东,在前屯村附近,蕲水路南侧,田地中隐藏着一个大土堆,这里向来少有人至,杂草丛生,只有几个农民来此浇地路
宿州汴北,铁路以东,在前屯村附近,蕲水路南侧,田地中隐藏着一个大土堆,这里向来少有人至,杂草丛生,只有几个农民来此浇地路过,但也不会对此多看一眼。
只见这个大土堆前立有一石碑,才知这是一座大墓,墓主人为英布。

英布,本是秦时一囚徒,面上刺了字,故又称黥布。后来随项羽起兵,封了九江王;再后来背楚投汉,封为淮南王,最终为汉高祖刘邦所诛。英布冢,为官方认证,其实在《宿州志》就已经明确记载,《宿州志》记载:英冢,在城东北荒野中,传是英布卜葬处。

但是英布墓有好几处,宿州英布墓其实只是传说,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这到底是谁的墓地,只知道这是一个汉墓。其尸骨如何归葬于此,已不可考。或许这只是个衣冠冢,又或许根本与他无关,不过是后人附会。冢上的青草,枯了又荣,荣了又枯,从不理会这些。如今英布冢为宿州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英布,确实和宿州也有一些关系,《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十一年,“淮南王黥布反,高祖自往击之”。次年双方激战于蕲西之会垂,黥布败走,高祖令别将追之。会垂为今之宿州埇桥区大营镇。除了英布,有人说是鹦鹉的墓,也有人说是老鹰的墓,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人猜测。
清代谭春熙曾写过《符离怀古》:莽莽尘沙扑面来,符离自古战场开。嵇山高膡明贤迹,蕲水荒留旧将台。炀帝龙舟空想象,汉家鹰冢尚疑猜。而今宿子城边路,落日秋风鼓角哀。
汉家鹰冢,一直都有人猜疑,是一个未解之谜。

如今,在英布冢周边的居民,很多都说这里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墓,也许,陈玉成被俘后,清廷防止张乐行的捻军营救,下令在押运途中,就把陈玉成凌迟了,英王部下偷去了他的尸骨,运到宿州城北,难以南下,又听说宿州城北有英冢,于是为了防止清廷发现,就偷偷的把英王葬在这里了吧,这英冢,又叫英骨堆。“英”、“骨”,大概可以推测,这墓,和英有关的人物是有关系的。

冢的四周,除了麦田,还有新建的工厂,走上英布冢,可以看到冢上长满桑树、枣树、洋槐等,如今春日洋槐开花,不知道是谁,为了吃洋槐花,竟然爬上英布冢,把洋槐树砍下好多树枝,弄得这里一片狼藉!这个英骨堆,目测其高约5、6米,如果北边没有建筑,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北部符离的群山。

绕冢一周,见其上有很多的盗洞,洞口不大,黑黝黝的不知深浅。很明显,这冢里的东西应该早就没了,更无法去明确这里到底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