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战斗英雄,在自卫反击战中带领队伍屡战屡捷。
他贫苦出身,学历不高,但却在战斗中展现出自己超凡的军事才能。
尤其是在带领一排攻打昆峰南侧无名高地战斗中,他坚毅果敢,创造了一个排歼灭一个加强连的战斗奇迹。
他曾经是不少战士心中的理想指导员,更有不少人在听说他的事迹后感慨:如果他是我的指导员就好了。
在战场上多次立下战功的他,曾是中央军委批准授予的“战斗英雄”!

胡绪清
可他也是被检察机关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提起公诉,被查出有六大犯罪事实的贪官。
他曾经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后来又成了贪得无厌的党内“蛀虫”。
从部队转业七年,他的身份一落千丈。
他,就是胡绪清!
为何仅仅七年,他就会发生如此之大的转变?
转业后的他又经历了些什么?
这位“战斗英雄”究竟是本性如此,还是被金钱腐蚀?
疑问颇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

说起政工干部,大家脑海里自动蹦出了文质彬彬的政委形象。
但鲜有人知的是,政工干部的指挥能力也是十分出色的。
我国有许多政工干部,凭借其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战斗能力被评为“战斗英雄”。
比如曾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屡屡创造战斗奇迹的胡绪清。

他出生于贫农家庭,从小生活贫苦,吃尽了各种苦头。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家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当时,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胡绪清亲眼见证这种蜕变,也正因此他立志加入我党,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兑现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5年10月,胡绪清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
他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我党的一份子。
当时的新中国正处于“剥离”、“重生”、“抛弃”、“建立”的特殊时期,国内形势严峻。
周边各国更是虎视眈眈,尤其是越南。
直到1979年2月17日,我国忍无可忍,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那时,已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胡绪清,以指导员的身份参与到这场战斗中来。
2月28日,胡绪清接到了攻占昆峰南侧的无名高地的任务。
但他能带领的人只有一个排。
当时敌军火力猛烈,在连长和副连长都已受伤的情况下,这场艰巨任务根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军事干部。
考虑到这一情况,营党委主动征求他的意见,询问是否需要为他调任一个军事干部来进行指挥。
胡绪清在这种情况下,坚定的说道:
“不用,能指挥战斗的不仅有军事干部,政工干部也一样可以!”

说罢,这个身材瘦小的四川籍指导员,带着战士们转身走进浓雾密布的丛林之中。
浓雾和密林很好的起到了掩护作用,听着步谈机里传出“呼呼呼”的声音,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为这支小分队捏了一把汗。
因为害怕正常的交流会泄露秘密,他们只能选择暗号交流。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胡绪清与战士们距离越南士兵越来越近,步谈机传来声音的次数越来越少。
长时间的沉默使得另一方的人越来越不安,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生怕这支小分队出现什么问题。
而那边的胡绪清,已经带领士兵来到了距离越军不满十米的地方。

当时,越南的哨兵正在巡逻。
为了避免暴露,他命令小队暂时停止联络。
周边的灌木丛林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藏身处,零零散散滴落的细雨,恰巧掩盖了他们发出的细小声音。
胡绪清认真审视了周围的情况,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天赐良机!
当时越南方的哨兵正在巡逻,其他士兵也正在处于战斗状态。
小队一旦暴露,以少对多的劣势便会一览无余。
但如果哨兵懈怠,其他士兵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遭袭击,我军的胜算将会再增两成。

正想着,两大团乌云飘了过来。
雨,开始越下越大了。
越南士兵为了避雨,缩着脖子躲到了猫耳洞里去。
一时之间,整个军队都忙着躲雨,就连两个哨兵都“擅离了岗位”。
眼看时机到了,胡绪清捋起了袖子。
这是他的标志性动作,士兵每次看到这个动作便知道马上就要开始攻击了,他们要立即跟上去。
举起冲锋枪后,两声枪响打破了雨林的寂静。
我军犹如天降神兵一般跃入敌阵中,越南士兵被打得措手不及,第一道防线很快就崩溃了。
打穿第一道防线后,暗堡里的越南士兵也做好了战斗准备。

密集的枪弹声响起,胡绪清只得带着我军战士拼杀。
突然,一声枪响在耳边炸开,胡绪清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帽子,摸到了一手的鲜血。
他摘下帽子一看,帽子上被射穿了一个巨大的洞。
伤口的鲜血顺着额头流了下来,为了避免鲜血流入眼睛里影响指挥。
他简单的用布条将伤口包扎后,继续投入到战斗中来。
在敌军人数众多且有重武器的情况下,我军眼看就要落于下风。
就在这时,胡绪清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先解决重武器。
当时敌军的重机枪正在距离他们20米远的一个小山包上,凭借胡绪清的枪法,解决它不是问题。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胡绪清也为难了起来。
他瞅准机会向身边最近的步谈机员熊润“借”子弹,小熊答应的很痛快。
可真当拿出来之时,也犯起了难,当时战火最激烈那会儿,自己打起来也忘了攒子弹。
敌人的重机枪不解决,我军战士的损失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就在这时,小熊想到了胡绪清刚才解决的三个迫击炮手。
他们身边还有炮弹,随后他从尸体旁捡了一枚炮弹递了过去。
大雨不停,雨林下的泥泞也变得越来越重,炮弹上沾满了泥土。
胡绪清擦干净上面的泥土才发现,这是一枚装有“布朗德式”瞬发引信的六零迫击炮弹。

拿来当手榴弹用,完全没问题。
他颠了颠炮弹的分量,确定大概方向后,开始寻找扔弹的最佳地点。
不远处的小土坎位置较高,可以确保炮弹准确的扔到重机枪的位置,炮弹扔出后,只需一步就可以跨回原来的安全区域,可谓是扔炮弹的最佳位置。
确定位置后,他猫着腰来到土坎处,挺身、撒手、扔出炮弹、跳回位置,一气呵成。
随着一声轰鸣,敌人的重机枪顺利被销毁。

我军的突然袭击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越方节节败退躲回了碉堡。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火力攻击也不曾减弱。
当战线迟迟无法往前推进时,胡绪清注意到了左前方一个敌堡的射孔正吐着“火舌”。
他举起机关枪,想要端掉那个火力点。

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机关枪却卡壳。
正着急之时,新战士尹华锋拿着一发火箭弹走了过来。
说起这个小战士,背后的故事还不少。
他从小是家里的宝贝,深受宠爱,自然也没吃过什么苦。
当初知道要随军战斗之时,他情绪不高,甚至还屡次“病倒”。
不论谁来,只要他不想动,就推脱是头痛,起不来。
胡绪清知道他身子弱,专程买了苹果和蛋糕去看望他,可他依旧不领情。
作为指导员,胡绪清安慰他道:
“如果你实在是不想当兵,身子实在是不舒服,那我就送你回去,我亲自送你回去,你家人也不会说什么。”

尹华锋一听这话,立即坐了起来。
“不行,现在退伍,那我不就是逃兵了吗?我不干!”
“不干就起床,去训练场上转几圈,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然后你再决定你要不要继续躺着。”
从那之后,尹华锋像是变了一个人,不再称病不动,也开始跟着大部队一起训练了。
可战场与训练不同,初上战场之时,他还是被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吓得有些退缩。
他跟在胡绪清身后,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倒下,胆小的他也举起了枪,击毙了一个又一个敌人。
在胡绪清击毙敌军的一个火箭筒兵后,他找准时机,迅速收缴了一发火箭弹,在胡绪清需要之时递了过去。

胡绪清正准备寻找合适的发射地点之时,他注意到敌军射孔的枪口正在向小尹瞄准。
当时的发射位置距离碉堡很近,如果要在这个位置发射火箭弹,胡绪清绝对会受伤,严重的话,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但如果找寻新的发射地点,小尹必定会陷入危险。
为了能尽快解决危机,他大喊一声“卧倒”,随即扣动了扳机。
在一声爆炸过后,尹华锋安然无恙,而胡绪清却被巨大的气浪推倒,飞回来的弹片炸伤了他的面部。
这件事在尹华锋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他姐姐专程来见他之时,他给姐姐看了自己的三等功勋章。

姐姐以他能立功为国为荣,而他却说:奖章虽然是我的,但功劳是我们指导员的。
这枚三等功勋章获得的并不容易,他们控制了表面阵地之后,敌人多次反扑,他们次次击退。
这里气候湿冷,带伤的士兵在这种环境下苦不堪言。
他们不仅要强忍着疼痛还要坚守阵地,胡绪清更是忍着身体的剧痛坚守了七天七夜。
他们坚守在这个高地上,为大部队的南行争取了时间。
也正是在这个高地上,他们留下了那张珍贵的“马仁义排”的集体照片。
后来胡绪清在受重伤的情况下,依旧要求坚持在第一线。

直到营团师各级首长都下了命令,他才离开阵地。
当医生为他检查身体之时,发现了他身体的多处伤口早已化脓,身体里最深的弹片距离他的肺仅仅一毫米。

1997年,胡绪清离开了军队。
他以师级干部转业到地方,任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
到任后,他就秉承着军人的作风,凡事要么不做,要么做好,绝不将就。
当时他主要负责组织监测防治地质灾害的工作。
重庆自然地理环境较复杂,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较多,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危岩等。

胡绪清自从上任后就很少回家,他经常因为工作加班到深夜。
有时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甚至节假日都不休息。
周围同事们都对他赞不绝口,毕竟这样一位遇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牺牲个人利益成就集体利益的副局长,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可大家没想到的是,他们眼中清正廉明、舍己为人的副局长,实际上早已堕落在金钱交易之下。
胡绪清到任七年后,被查机关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提起了公诉。
在工作期间,胡绪清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了巨额“好处费”。
在城市居民年均收入不到8000块的情况下,胡绪清已经有了168万的巨额存款。

经调查得知,胡绪清在担任重庆国土房管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9.5万元。
除此之外,还有44万元无法给出合法来源。
检察机关列出了胡绪清在职期间的六项犯罪事实,这六项无一例外,都与灾害承包工程有关。
他们以感谢胡绪清支持为由,赠送了五千至三万不等的红包。
要知道,在当时,五块钱就能吃一顿不错的饱饭,这些金额的购买力要远胜于它们本身的数目。
而随着这些金额被公开,胡绪清的犯罪事实确凿无疑。
经审判后,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胡绪清做出了3年有期徒刑的判决。

曾经的战斗英雄,后来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贪官。
在最初被指正之时,胡绪清甚至连坦然承认的勇气都没有。
他的律师为了能够给他指摘罪名,甚至编出了胡绪清妻子经营电话亭收入十五万元的谎言。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如今依旧有关于惩处贪官的报道。

“工资一万,奖金5000,其他零散收入共计月薪1200万”是网友们专为贪官编出来的顺口溜。
这充满讽刺意味的一句话,对于一些想要伸手的官员来说却是事实。
但不管是官员还是普通民众,我们只需要知道一句话就够了: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参考资料:
重庆一名副局长涉嫌受贿受审 曾获战斗英雄称号------新华网
中国对越反击战中指导员的功勋------东方军事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