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
自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自古人文璀璨,历来为州郡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一起来看绵阳前3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4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绵阳市北川县青片乡上五村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上五村,西窝羌寨,历经300多年的演变,却从未重建过,在这里,尽可寻觅部落聚居“最开始的时间”。这里也被联合国环卫组织评为“人、文、自然生态结合最完整的、和谐的地区”之一。

这里位于高山峡谷地带,该村落被群山环绕。碉楼、吊脚楼,这是羌民族建筑最典型的代表。吊脚楼还保留着最古老的风貌。这些吊脚楼绝大多数是石木结构。此外,村里有一栋有六七十年历史的钝形吊脚楼,是按照最古老的羌族风格建造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上五村除了传统民居,还有保存完好的古碉楼群遗址和保存较为完善的古河道,拥有较多古树、两口古井、祭祀楼等建筑。
2 绵阳市北川县马槽乡黑水村

北川马槽乡的黑水村是典型的羌族居住区,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独特的民族风俗以及历史积淀让黑水村在高山峡谷之中显得有些神秘。

黑水村是北川马槽乡的羌族聚居区,原有的古羌吊脚楼、清代古墓、古建筑群、古木奇树群等保存完好,村里还有多处寺庙,其中以玉皇庙尤为著名,村民经常去祈求平安福祉。

此外,高山森林中还有很多珍稀动植物,如珙桐、红豆杉、锦鸡、羚羊等。而古朴而灿烂的羌族文化和风情习俗更是让外人赞叹,吸引着外来游客。黑水村也被称为“云朵上”的羌寨。
3 绵阳市江油市二郎庙镇青林口村
绵阳市江油市二郎庙镇青林口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3月青林口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黛瓦青砖、门户幽深,古廊桥的流年风雨,尽倒映在波光粼粼的青云溪中,古树掩映的雕梁画栋,犹如一幅构思精美的山水画,镶嵌在潼江河东岸的半山腰上。

始建于元末明初,地处梓潼、剑阁、江油三县交界处,山下有潼江和清云溪交汇,小镇依山傍水,青山叠翠、林木参天,故而得青林之名。明清以来,青林口就一直是一处人气极旺的旱码头和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庙堂四布。这里如今也被称为青林口古镇。

古镇中部,有一座闽粤会馆即广东会馆,始建于同治年间。门上悬挂清宣统三年“天下文明”大匾,馆内设有一古朴的飞檐大戏台,戏台檐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

一座木制廊桥与老街相连,木桥原名“合益桥”(现改名“红军桥”),始建于清朝乾隆56年(1791)。整座桥呈叠山式状态,石桥有三个桥拱,分三段立于桥面上。桥头建有牌坊,绘有各式花纹图案及浮雕人物,廊桥的每个角上还系有金属风铃一只。

这里的黄家大院也尤其值得一看,1999年拍摄的西游记续集曾经在这里取景。
4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绣山村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绣山村,古地名赵渠沟,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魏城是陆路进出川、陕的必经之道,该村恰好位于道路中间平台,成为了旧时古盐道的重要节点,因此而兴盛。 村落颇有古韵,现有唐朝大将郭子仪第42代孙,清·举人郭锦仪的郭家大院,值得寻访。

村落石堂院、清代三教院等文物古迹尤其闻名遐迩。其中坐落在岷峨岭下的石堂院石刻题记及摩崖佛教造像,有唐代石刻3方,宋代石刻5方,清及现代石刻若干,七块悬石与寺庙合一,形成悬空寺。石刻与遗留的鲁班祖师菩萨,山中千年盐道石板路、五花洞,被誉为石堂五绝。
古村记编辑
更多古村古镇搜“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