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彩虹之路:捷克LGBTQ+平等的发展历程

在捷克共和国,关于“全民婚姻”的讨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烈。2023年6月,议会在一读后通过了两项相互矛盾的法案。第一

在捷克共和国,关于“全民婚姻”的讨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烈。2023年6月,议会在一读后通过了两项相互矛盾的法案。第一项法案为引入同性婚姻奠定了基础,而第二项法案则希望将婚姻确立为男女之间的伴侣关系。目前还不清楚最终哪种法案会占上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捷克共和国在过去一直比较进步。

布拉格的性研究

捷克斯洛伐克(ČSSR)是东欧同性恋合法化的先驱。从1950年到1958年,布拉格的性学家对同性恋进行了一项学术研究,他们质疑同性恋是否可以治愈。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经过八年的研究他们也没有治愈一名患者。研究结果还表明,即使与女性结婚,也不会使同性恋者开始喜欢并与女性发生性关系。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同性恋不应该是一种犯罪。因为无论是受试者还是医生或精神病医生都无法改变这一点。当时的政治家们实际上听取了科学家们的意见,因此在1962年终止了对同性恋的起诉。

虽然这次法律变革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LGBTQ+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就此消失。他们面临的困难很多,其中之一是寻找住处。由于住房供应有限,当局往往优先考虑已婚夫妇。这使得单身人士几乎不可能找到住处。酷儿群体只能尽量远离公众视线。作为当时非常罕见的出柜现象,不时会在社会环境中引发社群负面甚至暴力的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事件。

20世纪

本世纪初,捷克共和国在扩大LGBTQ+权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06年,捷克议会将同性伴侣引入进注册伴侣关系,为他们的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随后,议会还于2009年通过了一项立法,禁止性取向歧视。这些法律上的进步是一个个标志着LGBTQ+个体追求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尽管取得了这些积极进展,实施起来依然存在着其他的重大挑战。注册伴侣关系制度并不等同于婚姻,最大的区别在于子女问题。这种伴侣关系下的夫妇不能共同领养孩子。此外,如果其中一方已经有了与前一段关系所生的孩子,那么在此段关系中的另一方在法律上无权共同领养,即使这对伴侣实际上共享一个家庭。所谓的社会父母(非亲生父母)对孩子没有任何权利:无权到医院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不能保证孩子在亲生父母去世后仍能留在社会父母的家里等等。另一方面,子女对父母没有任何继承权。伴侣双方也无法建立共同财产。

仇视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社会的保守群体中。不过,社会观念随着时代发展进步飞跃。据争取平等婚姻的非政府组织Jsme fér称,2008年仅有38%的捷克人支持婚姻平等。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67%。

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日益认识到需要取得进一步进展。国际发展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经验为捷克共和国推进LGBTQ+权利提供了范例和启示。要求政府颁布全面的反歧视立法并使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确保“平等”和“接受”的持续势头来说,不断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参与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捷克共和国的LGBTQ+社区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障碍。历史遗留下来的压制和歧视问题,仍然在这个群体中留下了伤痕。目前的情况是进步与持续挑战并存。不过,捷克共和国LGBTQ+权利的未来前景是光明的。

婚姻平等

因为有着LGBTQ+群体的决心、盟友的支持以及不断好转的社会态度,捷克共和国可以继续朝着一个对所有人(无论其性取向或性别认同如何)都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会迈进。2023年6月29日,捷克议会再次就婚姻平等问题展开辩论。在这次一读中,议会通过了两个对立的草案。最初的草案为引入同性婚姻奠定了基础。相反,第二份草案希望捷克宪法保护婚姻作为异性之间的伴侣关系。在过去的2021年4月,上届政府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在上届政府中,各种提案也在一读中获得通过,但在政府换届前都没有结果。现在还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吗?

捷克议会委员会现在将进一步讨论这两项提案。这两份草案将提交议会宪法委员会进行二读。众议院议长马尔凯塔·佩卡洛娃·阿达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承认存在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即赋予同性夫妇享有与异性夫妇相同的权利,但名称不同于“婚姻”一词。

组织起来,共创美好未来

和前文提到的Jsme fér一样,其他的LGBTQ+组织和活动家们也在不懈地努力着,希望提高人们对酷儿群体的认识、促进人们对酷儿群体的接受,并为酷儿群体争取法律保护。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对性的多样性表现出了更大的开放性和接受度,为更具包容性的未来带来了希望。

布拉格骄傲协会可能是捷克共和国争取LGBTQ+权利最成功的团体。除了其分支组织Jsmefér致力于为捷克政治提供信息外,布拉格骄傲协会还组织了为期一周的音乐会、讨论会和辩论会:2023年8月12日,第十三届布拉格骄傲游行将在首都举行,届时整个社区将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组织者的使命是引起人们对酷儿群体一直以来所遭受不公的关注。

作者:Sina Behrend 译者:小绿

声明:本文观点系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日新说观点,仅供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