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的一则通知在中国制造业圈掀起波澜。这个曾在中美贸易战中要求中国供应商自行承担高额关税的美国企业,如今却以“关税我们出,赶紧动起来”的急切口吻,催促中国厂商恢复发货。这场被业内人士形容为“比年度狗血剧更精彩”的博弈反转,折射出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层变革。
“跪求”发货:20天态度大逆转 据江苏、浙江多家制造商证实,沃尔玛等美国主要零售商近日密集发出通知,要求恢复对美正常发货,且新关税成本将由美方买家承担。宁波某大型文具出口商透露,沃尔玛的采购代表甚至用“晚一天都不行”的措辞强调紧迫性。这与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时,沃尔玛要求供应商自行消化成本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零售巨头的“库存焦虑” 这场戏剧性转变的背后,是美国零售业面临的现实压力。广交会现场多位供应商表示,美国采购商为抢单出现“展馆外蹲守”的罕见场景,HomeDepot、Target等零售商也同步加入“救火式回头”行列。有广东出口商描述,美方采购经理为争取优先发货,甚至主动提出签订长期合同——这在贸易战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谈判筹码。
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凸显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零售巨头的集体“服软”绝非偶然。经过多年产业链深耕,中国制造已形成“好、快、便宜”的综合优势,而东南亚等替代产地短期内难以复制这种能力。更关键的是,中国厂商如今手握多元市场选择,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订单增长,让中方在谈判中占据主动。某参展商直言:“几年前是我们求订单,现在换他们等门口。”
博弈远未结束:窗口期与警惕并存 尽管当前形势显现出中国制造的韧性,但专家提醒这仅是“局部战役的胜利”。美方此次让步更多是库存见底的缓兵之计,未来仍可能出现政策反复。中国供应商正趁机调整策略:部分企业果断提价,另一些则加速建设海外备份产能。这场“送货风波”最终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美国试图“脱钩”的代价远超预期,而中国已从“世界工厂”蜕变为具备战略议价权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