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孩子为什么说谎?据专家们研究,幼儿说话有时不符合实际,不一定都是撒谎。比如,有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一碗饭,后来阿姨又给她添了二次,每次仅添一调羹,可她回家时却对妈妈说:“我今天吃了三碗饭。”妈妈一听十分惊讶,这还了得,不把肚子撑坏才怪呢,为此她去幼儿园问阿姨,才得知真相。这说明幼儿还缺乏知识经验,对许多事情的概念含糊不清,这不能算孩子说谎。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必须先弄清事实真相,然后再加以教育。我们就再谈一谈孩子为什么会说谎。故意说谎,是一种不良行为,极不利于孩子的心身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对孩子说谎都是深恶痛绝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说谎与父母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孩子说谎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用自己的行为“教”出来的。
这样说,您可能有些不服气,现在我们就来讲这个道理。第一父母亲“逼”孩子说谎。比如您的女儿,曾因“说谎”被您打过,姑且不论是否为故意说谎、是不是真正说谎,反正您打了她。以后又发生花瓶打坏了的事故(假如真的是她打坏的),她惧怕再挨打,因此才否认自己打坏的而“说了谎”,这不就是您“逼”她说谎吗?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的学习成绩要求较高。
甚至规定考试在90分以下要惩罚。开始时,孩子如实汇报成绩,结果,由于成绩没有达到规定标准而经常挨打。但偶尔一次,孩子没有如实汇报,竟然免受了皮肉之苦,并得到家长的表扬。于是,说谎便成了孩子逃避惩罚的极好手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撤谎是父母给“逼”出来的。第二,家长“诱导”孩子说谎。有的父母规定,上小学的女儿考试成绩达到90分,便能得到5元钱奖励。
结果女儿的考试成绩常常是90分以上,自然得到了父母的奖励。后来,老师找到家长,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做父母的才搞清楚女儿常常涂改自己的成绩,以便得到父母的奖励。
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得到父母的奖赏而故意说谎,这不是父母在“诱导”他们说谎又是什么呢?尽管家长并非是有意引诱,但结果却与家长的美好愿望相悖。父母亲“教”孩子说谎。有些父母非常厌恶孩子说谎,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说谎。
最后父母亲“教”孩子说谎。有些父母非常厌恶孩子说谎,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说谎。如,爸爸不愿见某人,就对孩子说:他来了,就说我不在家。妈妈有点好吃的东西,又不想给别人吃,便对孩子说:我只给你自己吃,不要告诉别人。有时孩子因为起来晚了,或早饭不及时,害怕上学迟到,妈妈就告诉他:"傻孩子,你就说感冒发烧了,烧退了才来上学,老师还要表扬你哪!”有的孩子用不诚实的手段做了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父母却大加赞赏而不去追究孩子所采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