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关注“峡谷有声”,为你写温暖文字,陪你看世事繁华。
1. 学习无用
进入心灵成长的圈子之后,结识了许多同频的伙伴,我们都一样,热爱学习,终身成长。
昨天在公益群里做分享,有个宝宝问:
“我学习了那么久,怎么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答,假如今天你很努力了,依然没获得理想的人生结果,大致有三个可能性:
第一,你学错了方向,拜错了老师,但这一条我可以首先帮你排除。
第二,你的学习在进行时,在路途中,距离目的地还需要一点时间。
第三,你陷入所知障,被学到的教导和道理局限,束缚了自己的发展。
2. 知易行难
人们常说:“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于是,有人根据这个言论,得出了“学习无用论”。
如果从世俗的观点来判断,学习未必让你过好这一生;但不学习,你一定过得不怎么好。
那么,为什么学了那么多,依然过不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呢?
古人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从知行合一的角度,你可以理解为:知道不等于做到,未经实践则不足称为真正的知识。
所以,“知道了”教导和道理,并不等于,你“学到了”教导和道理。
“知道了”教导和道理,是你“以为”自己学过了,而不意味着“真的”学会了。
知道后的一系列行为,思考内化,行动纠偏,总结提升,加强学习,持续践行......才是“学会”的开始。
3. 知行合一
学习,终究不能脱离本质,学习是为了服务你的生活,成就你的生命的。
很多人都说,“等我学完课程,统统都消化好了,再去实践不行吗?”
那么大概率就是,你的手机里收藏了很多课程,头脑知道了一些“知识和方法”。
但是,具体使用和践行之时,你还是会发懵。
我一直提倡边学习边输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我们的成长力,还能迅速提高我们的输出力。
在输出和复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做”,去验证“学”,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修正提高,可以将所学应用到极致。
所以,边学边做,知行合一,其实是成长最快的方式。
4. 空杯心态
想要真的“学会”,最大的心法就是放空自己。
放下“我以为我学过了”,放下“我已经知道了”,放下一切的“所知障”......
把自己放在一个无限发展可能的空间,持续清零,空杯心态,谦虚学习。
只有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才可能真正地学到更多。
学习之余,用心做事,持续落地,服务他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其实是见自己,见众生的过程。
破掉“我执”和“所知障”,你会与更多人的磁场相合,与更大的世界磁场相合。
只管去做,莫想太多!很多时候,想得越多,烦恼越多,结果越小。
假如你的格局够大,做事时遇到的任何烦恼或问题,都可以化做微尘。
对于成年人,这个世界,唯一能主宰你命运的就是你自己。
生命本无束缚,若要如何,全凭自己的意愿。
将所学化为所用,去服务每个来到身边的有缘人,活出你的天赋和热情,让我们一起点亮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