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苦瓜立大功?研究:苦瓜可在6小时内显著降低血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谁能想到,平日里餐桌上的“苦口良药”——苦瓜,竟然悄悄在医学研究中刷了一波存在感?

一项新研究发现,苦瓜可能在短短6小时内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是炒作,还是真功夫?让我们一起揭开真相。

苦瓜降血糖,科学还是误传?

苦瓜降血糖的说法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对苦瓜的降糖作用进行研究。

但直到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深入发展,关于苦瓜的研究才逐渐“破圈”,走进了更多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视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联合研究中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名为苦瓜素的活性成分,能够模拟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更令人惊讶的是,研究还发现:在餐后6小时内食用苦瓜提取物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平均下降了13%至18%。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在2024年进行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也发布了类似结果。研究者对60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其中一组每日服用标准剂量的苦瓜提取物胶囊,另一组使用安慰剂。

4周后,苦瓜组平均空腹血糖下降1.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苦瓜不是民间传说中“口感反人类”的绿疙瘩,而是实打实能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绿色药材”。

一位退休老师的“苦瓜逆袭”

广州市的一位退休中学老师刘阿姨,62岁,3年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起初以为“吃点药就好”,但始终控制不理想。血糖忽高忽低,体重也逐渐上升。

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尝试在日常饮食中每天加入100克新鲜苦瓜,或凉拌、或清炒、或煮汤。

三个月后,她回医院复查时,医生惊讶地发现:她的空腹血糖从8.2 mmol/L降到了6.3 mmol/L,餐后血糖也稳定在7.5 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了0.9%。

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

医生指出,刘阿姨的成功不仅仅是苦瓜的功劳,她同时也坚持了规律运动、合理饮食和按时用药。

但不可否认的是,苦瓜作为辅助降糖的一部分,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降糖原理不神秘,关键在坚持

那么,苦瓜到底是如何发挥降血糖作用的?

苦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苦瓜皂苷、苦瓜素、多肽P等。这些成分在体内可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首先,激活AMPK途径。

AMPK是细胞能量代谢的“调度中心”,一旦被激活,就会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其次,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苦瓜素可以帮助胰岛素更高效地发挥作用,减少胰岛素抵抗。

第三,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类似某些降糖药的机制,从源头控制血糖波动。

有专家打了个比方:如果说胰岛素是“钥匙”,打开细胞之门让糖进去,那么苦瓜就是“润滑剂”,让这把钥匙更容易转动。

不是替代胰岛素,而是帮它更好地工作。

别光吃,还得会吃

虽然苦瓜确实有一定的降糖效果,但也并非万能,更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错误的食用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

首先,不建议将苦瓜榨汁生吃。

虽然有人以为这样保留了“原汁原味”,但苦瓜中的某些成分在未经加热处理时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尤其是对老人来说,可能引起腹泻或胃痛。

其次,炒苦瓜时别放太多油。

高油、高糖、高盐的烹饪方式本身就可能破坏苦瓜的营养结构,还可能反向升高血糖。

更重要的是,苦瓜虽然好,但不是人人适合。体质偏寒、脾胃虚弱的人,吃多了反而容易腹泻、腹胀。

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也应谨慎食用。

临床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苦瓜控制在100克以内,建议与其他蔬菜搭配,避免单一食材过量摄入。

健康管理不靠“单兵作战”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治它靠的不是某一种神奇食物,而是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坦白说,苦瓜的作用再好,也只是副将。

糖尿病的“主帅”仍然是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治疗、心理调节和定期监测。

要知道,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4亿人,其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更有不少人对血糖控制“得过且过”。

这不是养生,是放任疾病作乱。

有医生曾形象地说:“控制糖尿病,就像牵着一头牛过独木桥,慢不得、乱不得、放不得。”而苦瓜,就是那个能在旁边护你一把的小伙伴。

医者仁心:不只是治病,更是唤醒健康

在门诊接诊的过程中,有太多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一脸茫然,甚至有人会问:“医生,我是不是这辈子就完了?”

答案当然是:不是!

糖尿病不是绝症,但它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疾病。

医生的职责,不只是开药、诊断,更是帮助人们认识疾病、管理生活、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不是等来的,是管出来的、动出来的、吃出来的、笑出来的。

中国有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

一个积极心态、一种健康意识、一点科学知识,往往比一堆药物更管用。

苦瓜的确好,但更重要的是:要苦中作乐,甜在后头。

结语:苦瓜虽苦,健康不苦

苦瓜降糖的研究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人们:健康,是日积月累的智慧选择,不是突击式的临时抱佛脚。

当苦瓜从“苦口”变为“良药”,它不仅是味觉的挑战,更是生活态度的转变。

愿每一位正在与血糖作斗争的人,都能在科学指导下,走出属于自己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莹,张春英,王志刚. 苦瓜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4, 44(10): 854-858.

[2]刘建平,赵晓梅. 苦瓜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23, 48(17): 3783-3788.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23年度)[R]. 北京: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治处, 2024.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