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10月11日,一封从苏联中央发给中共中央毛主席的电报,上面所提到的一则关键重要消息,让毛主席以及党中央支持中国组成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进行抗美援朝的领导人们,不禁沉默了。
这封电报是前往苏联,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进行外交访谈的周总理,与斯大林联名发回国内的电报,这封电报上面的内容提到了苏联在有关于派遣空军支援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的有关会议讨论中,最终竟然改变了斯大林此前答应我国,将在两个或者两个半月之后,派遣苏联的空军志愿军前往朝鲜帮助我军作战的承诺。

对于已经准备派遣部队前往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斗的我国而言,这个消息可以说是非常重磅,没有了苏联空军的支援,我军将要在朝鲜面临美国人强大的空军火炮能力。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毛主席以及党中央领导人再次做出了一个非常坚定的选择。
两天之后,也就是10月13日,毛主席再次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进行研究。
政治局同志一致认为,即便苏联不能出动空军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还是出兵到朝鲜为有利。

在得到了会议决定之后,毛主席立即给身处苏联的周总理打去了电话,然后让周总理对斯大林转达中共党中央会议最终的决定以及毛主席想对斯大林说的话: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斯大林完全没有想到,在苏联已经不能给予空军掩护作战的情况之下,中国还是选择了出兵,也是毛主席的这一重要决定,直接改变了社会主义阵营对于新中国的看法。

在1950年的十二月月末,随着中国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结束了长津湖战役,美军强大的敌人,最终在我军的强有力攻击之下,只能沿着停靠在朝鲜港口的美国军舰逃亡,他们最终也只能离开朝鲜回到美国。
只不过长津湖战役,我军的伤亡也是非常惨重的,其中非战斗减员占据了绝大多数,当斯大林看到了关于长津湖的一系列战役汇报之后,斯大林被志愿军战士的士气以及勇气深深的震撼到了,于是乎,斯大林立即给苏联的总参谋部打电话,然后下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
“承诺交付给中国36个步兵师的武器,从现在开始要以最快的速度优先生产出来,然后立即交给他们”。

毫不夸张的说,苏联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对新中国的一系列扶持以及帮助,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新中国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所作出的一系列表现,正是因为这一系列表现,改变了新中国在世界人眼中的印象。
其实早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前,苏联对于新中国出兵朝鲜的事情并没有抱有什么期待。
斯大林是一个非常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在二战之后,因为苏联生产模式以及国家存在战略纵深优势的情况下,苏联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因此苏联与在二战之中,本土基本上没有受到打击的美国开始了新的一轮对抗,这种对抗以意识形态以及经济为主,因此也被称之为冷战。

在斯大林的眼中,欧洲是苏联变得更加强大的根本,而在美国人眼中,欧洲也是他们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板块,在这个时候,战败的德国就成为了美苏两个阵营瓜分的最好对象,在1948年的时候,美国和苏联在柏林险些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苗头,柏林危机让两个国家都感觉到,对方都非常棘手。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苏联的整体工业能力以及经济恢复能力还是比不上美国,所以斯大林无时无刻都在想办法,找到一个能够拖住美国的机会,也是在这个时候,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向斯大林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
“统一朝鲜半岛”。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毛主席有关于中国的东北问题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虽然中苏两国关系友好,但是苏联长期占据中国的旅顺港以及大连,毛主席要求苏联必须要撤出这些地方,在毛主席强势的要求下,斯大林也只好尊重中国的主权,但是在苏联失去了旅顺不冻港之后,苏联就要找到新的港口。
此时,朝鲜的不冻港,就成为了斯大林新的目标。
所以在朝鲜人想要南下攻打韩国,以此来完成朝鲜的统一战争的时候,斯大林并没有反对,并且在1949年以及1950年先后给予了大量的武器支援给予朝鲜军队,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的上半年实力达到最巅峰。

也是在苏联的支持下,在1950年的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对韩国发动了军事行动,开始了朝鲜战争,在一开始,朝鲜军队还是势如破竹的,韩国军队完全不是朝鲜军队的对手,在朝鲜的不断进攻下连连败退,最终只能退守釜山。
在朝鲜半岛即将被朝鲜统一的情况之下,美国派出了两个师的部队在仁川进行登陆,美军七万多人的部队立即以强大的火力优势,斩断了朝鲜从南到北的补给线,除此之外,美军还立即分开南北两端进行作战,以此来彻底覆灭朝鲜人民军,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面,朝鲜人民军就已经被美国人打得喘不过气,最终只能向苏联求援。
苏联面对着朝鲜的求援,然后又原封不动的转交给了中国,斯大林带有歉意的对毛主席表示道:
“希望中国同志能够给予朝鲜伸出援手”。

其实对于苏联和朝鲜之间秘密协商统一朝鲜半岛的事情,毛主席等重要领导人是有些愤怒的,虽然朝鲜的国家事务我国没有权力去干涉,可是当时的各个国家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朝鲜如果被美国人迅速打败了,美国人是会从朝鲜北部跨过鸭绿江从而侵略我国的东北。
所以在朝鲜开战之前,他们并没有与中国方面进行这类情况的提前讨论,反而是在即将失败之后,才求到了中国的头上,就是在这个时候,斯大林都不敢奢求中国同志能够帮助朝鲜。

可是不管怎么样,毛主席等领导人绝对不是带着情绪去看问题的,不可否认的是,朝鲜对于中国东北部而言非常重要,因为朝鲜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带,我国如果看着朝鲜被美国人覆灭,就有两大隐患:
1、社会主义阵营方面会因此与我国走向疏远,这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不是好的事情。
2、在社会主义阵营疏远中国的情况下,美国一定会加大对中国东北工业地区的侵略,以此来打击中国的工业能力,如此一来,中国未来发展将要受到巨大的限制。

所以毛主席仍然决定派兵前往朝鲜,发动抗美援朝战争,只不过当时的解放军部队武器装备都并不怎么精良,相比起被苏联人援助过的朝鲜人民军,可能整体的装备水平都还要相差很多,所以毛主席也让周总理以及林彪前往苏联与斯大林进行会谈,希望能够得到苏联在武器人员方面的支持。
也是看着中国同志的决心,斯大林也开始了大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
11月5日的时候,周总理代毛主席起草电报,一次性向斯大林提出紧急购买36个步兵师的轻武器。

因为志愿军入朝时的武器装备种类驳杂,给中国生产弹药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特别是步机枪弹,如果要武器改造,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故而才提出了这一请求。
在几天之后,斯大林亲自同意了中国同志的这一个请求,只不过在交付武器的时间方面,斯大林并没有做什么保证,而在不久之后,朝鲜东线战场上重要的长津湖战役爆发,在苏联人看来,美国人一定会趁着这一个冬天对朝鲜战场上的局势进行逆转,因为志愿军根本没有充足的补给度过朝鲜的冬天,志愿军也只能占避锋芒。
可让斯大林没有想到的是,人民志愿军竟然在朝鲜战场上以单薄的躯体不断地追击着美国人,第九兵团甚至有一个连队在冰天雪地的笼罩下,渐渐的闭上了眼睛,这等强大的意志,是连苏联红军都没有曾拥有过的。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在战术以及世界上全方位挫败美国人的重要战役,这场战役意味着中国已经能够承担起世界强国的名号,苏联甚至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同志们也正式认可了中国。
所以在长津湖战役结束之后,斯大林第一时间就让苏联的总参谋部加紧时间,优先地把给予中国同志的36个步兵师的武器,先赶出来。
斯大林知道,一支有着如此强大意志的部队,如果仅仅是因为补给以及武器的不足从而失败,那是非常遗憾的,这也将会成为苏联这位老大哥内疚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苏联方面全方位的配合新中国,在军事上对中国的空军,海军进行了全方位的援助。

新中国也是因为朝鲜战争,几年的时间里面实力不减反增,最终用几年的时间达到了十几甚至20年的成就。
这也是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为国家作战,抛头颅洒热血的真正伟大所在。
不管任何时候,都应该向那些将热血洒在朝鲜的先烈们致敬。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