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场景:
宝宝吃奶之后,莫名其妙就哭闹起来了,小脸涨得通红,手脚一通乱蹬,肚子也又硬又胀,看上去非常难受。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宝宝很可能是肠胀气了。
肠胀气究竟是怎么回事?
肠胀气,指的是宝宝肠道中产生或吸入了多余的气体,导致肚子胀得圆鼓鼓的。大部分的宝宝在 1 个月左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肠胀气现象,通常会有以下这些表现:
小胳膊小腿乱蹬,腿部向上蜷缩,小脸憋得通红;
肚子经常咕噜噜叫,看着鼓鼓的,摸上去感觉就像一个打足气的气球;
放屁又多又响,有时候会边放屁边崩出一些便便;
排便比较费劲,便便中带些泡泡,大便偏稀;
吐奶次数变多了;
总是睡不安稳,经常会莫名大哭。
一般情况下,宝宝肠胀气不是疾病导致的,主要是由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吞咽空气过多等引起的。
0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小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造成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进而引起肠道胀气。
02吞入过多空气
母乳喂养宝宝的含乳方式不对,没有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奶粉喂养宝宝的奶嘴孔太小,宝宝吸奶困难,容易在哭闹时吞入空气。另外,冲泡奶粉时如果上下摇晃奶瓶、喂奶时没有将奶瓶倾斜 45 度,也可能导致宝宝吸入空气。
03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由于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母乳或牛奶中的乳糖,从而引起腹泻、胃肠胀气等症状。
少数情况下,宝宝肠胀气可能是由消化系统疾病或肠道过敏引起的,这个时候宝宝通常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发热、拉肚子、呕吐等,建议及时就医。
随着宝宝肠胃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一般到 2 个月之后,肠胀气现象通常会缓解,极少数宝宝可能要到 4 个月左右才会缓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宝宝还可能会出现肠绞痛,一般从出生 2~4 周时出现,到宝宝 3~4 个月时消失。它和肠胀气的症状很相似,都会引起宝宝哭闹、肚子咕咕响、噗噗放屁、握拳蹬腿等,让人很难分清楚。
肠胀气在一天中的任意时间都可能会发生,会让宝宝感到难受、不适,但不一定会痛。
而肠绞痛是一种阵发性腹痛,发作时间比较固定,经常在傍晚到睡前的几个小时内发生。一般间隔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发作一次,每次持续 1~3 个小时。发作时,不论怎么安抚,宝宝都哭闹不止,等放了屁或拉便便后,他的疼痛感可能会缓解一些。
目前肠绞痛的发生原因还很难确定,可能是宝宝对食物某些成分不耐受或过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等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肠胀气引起的。如果宝宝连续不停地哭闹超过 2 个小时,建议带他去医院就诊,先排除其他疾病,比如肠套叠、肠扭转、耳部感染等,再考虑肠绞痛的可能性。
宝宝肠胀气了怎么办?
虽然宝宝肠胀气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看着他那么难受,难免会心疼不已。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他缓解一下,让他变得舒服一点呢?
01做排气操
排气操可以有效帮宝宝把肚子里多余的气体排出来,你可以在宝宝清醒的时候做,比如洗澡后或吃完奶后 1 小时。
第一招:顺时针腹部按摩
人的大肠排气排便时是按顺时针方向蠕动的,所以在按摩宝宝的腹部时,也要顺时针按摩,这样才能起到促进排气的效果。
腹部按摩手法和抚触中的腹部抚触类似,但比抚触要更用力一些,你可以在手上抹一些婴儿润肤油,这样操作起来更顺滑。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每天做 1~2 次,每次 1~2 分钟,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肠道蠕动,帮助排气。
第二招:“蹬自行车”运动
握住宝宝的两只小腿,让他像蹬自行车那样,两腿交替弯曲靠近腹部,通过挤压腹部促进气体排出,如下图所示。你也可以握住宝宝的两只腿并拢,然后一起弯曲靠近腹部。
你可以交替着做腹部按摩和蹬腿的动作,一般持续 10~15 分钟即可。做的过程中或做完后不久,宝宝可能会放屁、拉便便,这说明做得很到位。如果做的过程中宝宝很抗拒,哭闹不止,那就停下来,别强行做哦!
02飞机抱
飞机抱其实就是让宝宝趴在你的手臂上,头枕在你肘弯里。这样抱着宝宝四处走一走,同时用另一只手轻拍或抚摸宝宝的背部,能帮宝宝缓解胀气,安抚他的情绪,
除了飞机抱之外,你也可以让宝宝趴在你的肚子上或者床上,然后抚摸他的背部,同样也能缓解胀气。
如何预防肠胀气?
用正确的姿势给宝宝喂奶,减少他吞入空气的机会,并且帮他拍拍嗝,一般都能有效预防肠胀气。
01避免宝宝在吃奶时吞入空气
不要等宝宝饿过头再喂奶
宝宝很饿的时候给他喂奶,容易吃得急,吸入较多空气,引起肠胀气。一般宝宝饿的时候,会向你发出这些信号,你需要及时识别并给他喂奶:
第一阶段:有点饿。宝宝会张开嘴巴,舔舔嘴唇,有明显的觅食动作,稍稍有点不安。
第二阶段:比较饿。宝宝会吮吸手指,身体的动作会变多,比如用力拉扯妈妈的衣服、往妈妈胸口寻找乳头、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等。
第三阶段:饿坏了。宝宝会大声哭闹,小脸涨红。
注意喂奶方式
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完全平躺,需要帮他抬高一点头,可以在他身下垫个枕头,让他的头高于身体。过程中不要逗引他,以免喝进去的奶反流出来。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需要让他用正确的含乳姿势吃奶,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导致吐奶或胀气:
第一步:用乳头碰触宝宝嘴巴周围,让他张开嘴巴;
第二步:当他把嘴巴张到最大的时候,让他的下巴碰到乳房,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如果宝宝是奶粉喂养,注意冲泡奶粉时,最好轻轻地水平旋转晃动,或者将奶瓶握在手心,双手轻轻搓动以促进奶粉溶解,而不要上下摇晃奶瓶,这样奶液容易产生气泡。
如果不小心摇晃产生气泡了,可以将奶瓶先静置一会儿,等奶液中的气泡消除后再给宝宝喝。
在喂奶时,可以将奶瓶倾斜 45 度,让奶充满整个奶嘴,避免宝宝吸入空气。
而且奶嘴孔的大小也要合适,你可以在泡好奶粉后,将奶瓶倒过来观察,如果奶嘴滴出几滴奶后就不再继续流出,就说明奶嘴孔大小是合适的。
02多给宝宝拍嗝
在喂奶的过程中,比如吃到 1/3 或者 2/3 的时候,可以停下来给宝宝拍拍嗝,然后再接着喂。喂完奶后,也不要急着和宝宝玩耍,或立即改变他的姿势,比如换纸尿裤、让他平躺等,而应该将宝宝竖抱 15~30 分钟,竖抱时再拍一会儿嗝。
正确的拍嗝方法是:将宝宝竖抱起来,让他趴在你的肩头,然后五指隆起、手掌中空、从下往上轻拍他的背部,帮他排出吃奶时吞入的空气。可以提前在自己肩膀上垫一条毛巾,防止衣服被宝宝吐出来的奶弄脏。
至于母乳妈妈到底要不要忌口,比如少吃豆类、奶制品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一般没有必要。因为引起肠胀气的最大“元凶”其实是宝宝未发育成熟的消化系统,和妈妈的饮食关系不大。
除非你明显注意到吃某种食物并给宝宝喂奶后,他出现了肠胀气的反应,那么可以暂时不吃这种食物,等过段时间再吃,否则一般都没有必要忌口。
关于宝宝肠胀气,你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吗,快来评论区说一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