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六点的板凳,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4 月 27 日深夜,一组豫剧演出现场的航拍图刷爆网络 —— 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包围着舞台,十万余名观众共同见证了一场属于传统戏曲的奇迹。这场发生在安徽临泉县老集镇的豫剧盛宴,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 “文化的力量” 。
时间倒回三天前,河南豫剧一团的演员们还担心跨省演出会遇冷。毕竟在这个短视频霸屏的时代,传统戏曲的市场正在萎缩。但当《金沙滩》的锣鼓声在 4 月 25 日上午十点准时敲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 能容纳数千人的古会广场早已水泄不通,后来的观众只能站在三轮车顶、趴在邻居墙头观看。72 岁的领衔主演张桂花湿润了眼眶:“我唱了 50 年戏,头回见十里八乡的乡亲带着干粮来听戏。”
现场的火爆程度超出所有人想象。家住三十里外马寨乡的王大爷,每天凌晨四点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出发,车上载着老伴和三个孙子。“我小时候跟着爷爷赶庙会听戏,现在轮到孙子陪我来了。” 老人粗糙的手指随着鼓点轻叩膝盖,脸上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像这样的 “戏曲朝圣者” 不在少数,有人甚至专门请了三天假,就为追完《五世请缨》全本。
网络上的热议同样令人动容。一条拍摄观众席的短视频获得百万点赞,画面里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跟着唱腔打拍子,身旁的年轻人举着手机录像,弹幕齐刷刷飘过 “破防了”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李强在转发时写道:“这不是简单的文化下乡,而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文艺复兴。当 00 后开始为白素贞的命运揪心时,我们就知道戏曲的根脉从未断绝。”
这场演出的余波仍在扩散。临泉县文旅局连夜开会,决定将农民文化艺术节升级为年度固定项目;郑州火车站附近的大屏循环播放演出现场视频,成为城市新景观;更有投资方主动联系剧团,希望能把豫剧演出搬进元宇宙。但最动人的还是后台那个插着充电宝直播的年轻演员说的那句话:“以前总担心戏曲会消失,现在才知道,它只是换了个方式活在人们心里。”
十万人的掌声震落了树梢的槐花,也惊醒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原来不是年轻人不爱戏曲,而是戏曲需要走到年轻人中间去。当最后一晚《白蛇传》的幕布缓缓落下时,星空下的十万手机闪光灯,恰似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星河。你是否也被这样的戏曲热潮所打动?对于豫剧等传统戏曲的未来发展,你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和想法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