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担心宜兴紫砂壶市场面临崩盘,这段时间在宜兴老家过春节,走亲访友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整个宜兴紫砂壶被外地人开设的直播间搞得乌烟瘴气,他们不懂紫砂,可谓无知者无惧。再这样下去,600年建立起来的宜兴紫砂信誉都要被那些主播给弄没了。

当人们打开任何一个紫砂直播间,可以看到每一个直播间都在贩卖焦虑,什么化工泥有毒,抛开剂量谈毒性本身就不科学,紫砂原料为硅酸盐无机材料,内含丰富的金属元素,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紫砂泥就是有各种化学成份构成的,直播间都在声称自己的泥料就是纯正的宜兴黄龙山原矿泥料,可我就想问问宜兴黄龙山料有标准吗?回答是否定的,既然没有标准,那么,长兴料、广德料、喀左料、延安料,或者欧州料、美州料、日本料,再就是添加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科技与狠活”的原料都可以说成是宜兴黄龙山原料,不是吗?

其实,原料正不正宗,是不是黄龙山原矿并不是我们消费者要去考虑的,紫砂原料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质量的好坏,是良心,所谓的宜兴黄龙山矿料的质量,不仅仅是含铁量的多寡,也不仅仅是双气孔结构,也不是目数的大小,更不是鲜艳的色泽,而是具备宜兴黄龙山特殊个性的砂质岩,不同矿层不同区域的紫砂材质其物理与化学特性有差异,注定了其优异还是一般普通的品质,紫砂矿可以通过物理性状的改变使其能发射出比较强的4-14um的远红外线,从而很好地激发出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和营养物质,这也是用宜兴黄龙山矿料所做的紫砂壶为什么茶汤气味更香,汤感更细更柔的根本原因,没有之一。

要知道,2006年黄龙山封矿后,优质的原料库存已消耗殆尽,就是近几年由于黄龙山周边房地产开发挖掘出的一些可能也用的差不多了,微量的存货一般都藏在本地人手里,那些一年也做不到十把二十把的有艺术追求的人手里可能还会剩一些,由此造成了现在高质量的黄龙山紫砂泥料十分稀缺,大有面粉比面包贵的趋势。大家试想,宜兴市一天的紫砂壶产量近十万把,高峰期的前几年日产量达到近二十万把,我们平均一把紫砂壶耗泥400克,那么,十万把壶一天就消耗大约40吨,一年就得消耗14000多吨,三十年来可能十个黄龙山都挖没了。

现在大多数人发现市场上低于1000元的紫砂壶,几乎没有纯正宜兴黄龙山料做的,尤其是那些标榜什么底槽清、老紫泥、老段泥、什么小煤窑朱泥、大红袍朱泥、……的,直播卖价只卖几百元上千元的,实际上都不足信,直播间里主播都在特别是强调的零添加,他们家独家或家藏纯正老泥料的,价格又十分便宜的几乎全军覆没。现在宜兴的紫砂直播间已经形成了几类系统性的骗子话术,他们通过一整套话术、表情的培训,推销起来是一套一套的,正所谓骗你没商量,所以,直播间买壶得格外小心,没有几把是正经紫砂壶。

说完了泥料,我们再讲讲紫砂成型工艺,起初宜兴紫砂行业没有全手工、半手工、模具壶、机车壶这些乱七八糟的概念,都是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一整套工序来做的,也就是2006年国家第一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陶传统成型工艺,所以,我历来主张宜兴紫砂壶成型标准以是不是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陶成型工艺去衡量区分。当然,成型标准容易制订,但制作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要做好不容易,特别是消费者也很难区别是否真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成型工艺。要我说,如果是纯粹为了喝茶,就不要去纠结什么全手工、半手工或者什么模具壶了,喝茶讲究用好的紫砂原料所做的壶就可以了,至于用什么工艺成型,这一因素与发茶性没有太大的关系。几千元的陈设类工艺美术紫砂壶也成不了艺术品,一百年后也成不了文玩。

下面,我们重点来聊一下适合投资收藏类的紫砂壶,早年我们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是设有特艺品车间的,能进入特艺品车间工作的人员都是经过培训挑选出来的,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研究所,由顾景舟、蒋蓉等老艺人带领一批中青辈紫砂成型工作者,当时,他们的东西大多提供出口日本、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市场。这一些人的东西中,从目前情况来看,够收藏级别的并不多,只是比一般普通紫砂壶外观质量稍好一些,所用材料也略好一点点而已,基本没有收藏价值,投资价值更是微薄,可能都跑不赢通胀。如果要完全达到收藏价值的紫砂壶,我们可以用下面几个维度去理解和衡量。

第一、紫砂材质精良,这是一把紫砂壶的基础性条件,材质的好坏,主要还要考虑泥料加工工艺的好坏,有人以为只要是黄龙山原矿就好了,这仅仅是泡茶的境界来看的,黄龙山紫砂泥也分三六九等的,好的泥料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平均一吨矿料也挑不出两、三公斤好料,然后还要经过露天摊晒、风化、粉碎、过筛、和练、陈腐、再和练才能制壶,从矿石到陈品泥料少则两到三年,多则五年以上。第二是手艺过硬,紫砂壶成型手艺是一个艺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不光是技术技巧,还有造型创新,更有对工艺工序的研究与探索,第三是赋予艺术创意,艺术创意完全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一个人的艺术生命,完全体现在他与生俱有的艺术天赋上,同时也完全承载着个人品格的追求上,所谓壶如其人,有人买壶,只看技术职称,只看作者的荣誉地位,什么员会、理事、会长,这在紫砂界成了约定俗成的买卖法则,其实这是非常偏面的,买紫砂壶与买书画艺术品一样,不光要看作者的名头名声,更重要的还需要考察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这样的观点我这些年来一直在强调,当下,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以往那些特别注重名头炒成天价的作品下跌幅度之大令人咋舌,而以往重视艺术水准的东西反而不降甚至还升值,可见,空有技术职称名头的紫砂壶基本没有什么抗跌能力,唯艺术水平才是抵抗风险的压舱石。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谈2025年的紫砂市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的紫砂市场还是延续前两年的总量,产量总的规模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日用消费品的泡茶器市场依旧在跌跌撞撞中发展,工艺美术品的紫砂壶也会放下身段匍匐前进,而作为小众的紫砂艺术品收藏可能会随着股市的发展,会或多或少有增量资金的流入,2024年我们在拍卖市场上看到了很多很多新的面孔,相信今年还会涌现很多新贵走向紫砂艺术品的投资收藏之路,原因是金融普洱茶泡沫的破灭,房市的滞涨,黄金珠宝价格的见顶,加之股市向上的势头,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一定会寻找新的出口,高端艺术品就是很好的投资工具,古今中外的艺术市场规律都是如此,所以,坚持艺术质量的这一批少数紫砂艺术家将有可能活得比往年更好。

也许从今年开始,紫砂艺术品收藏,有专业人士敛财性投资会进一步向新富阶层人士避险性投资发展,富于原创性的当代紫砂艺术作品与古代名家紫砂会有一个契机,判断一把紫砂壶好坏的不再是作者的技术职称名气有多大,而是结构、造型、色泽、肌理等特点的在创作中发挥出突出的个性特征,尤其是紫砂经纪、投资顾问公司将会出现更多的质的变化,确真、确权、确价标准化经营将变为常态,直播间的乱象会出现大面积萎缩,紫砂艺术家、收藏家、经营者都会把主观意识掌握在自己手里,随着Al技术的不断发展,紫砂壶艺术水平、材质的优劣、工艺的高低、创作者的潜力、在大数据中会非常方便的找到相关信息与资料,相信,2025年开始,将开启新的“紫砂艺术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