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名来自著名学府浙江大学的贫困学生方某被人曝出,经常出国旅游,而引发了广大网友们对贫困生判定标准的质疑,此事几经波折终于在今天有了令人满意的后续。
起因是有人揭露就读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1级的本科贫困生方某,经常在自己的社交账号朋友圈晒到处旅游的照片,既有各种国内游,还经常出国旅行。
从曝出在网络上的方某的朋友圈截图不难看出,他外出旅游的频率很高,6月11日他去到了海南三亚“感受北纬18度的夏天”,6月18日就跑去了青海海南游览青海湖和祁连山。
7月24日,方某飞去了四川乐山的大佛脚下“求佛”,不到一周后的7月30日便出现在了厦门畅游那儿淡蓝色的海湾。进入到秋冬,方某的旅游步伐再次频繁开启。
10月13日,他去往了大连聆听渤海海浪拍打礁石的悦耳海浪声,11月11日,方某则飞去了韩国济州岛观赏那儿的蓝天与大海,两天后,他就变戏法似的现身日本大阪的霍格沃茨。
这种一年动辄旅游七八次、足迹遍布国内外的优渥生活,不要说没几个在校的大学生能比拟得了了,我敢说当下95%以上的国人都过不上他的小日子。若这样的人还被归纳为贫困生的行列,那么我国绝对是远超美国的超级发达国家了。
事发后,有知情人在网络上揭开了方某的真实家底。原来,他家里是做生意的,身家不菲,并不符合申请国家助学金的贫困生资格。随着此事在网上不断发酵,质疑声越来越大,方某本人也绷不住终于站出来发声了。
首先,他有承认自己家里做过生意,但在多年前破产倒闭了,至今还欠着300多万的外债,房子和车子均被强制执行去抵了债。
为此,方某的父母离异,父亲在工厂做小工,自己和一个八岁的弟弟则由爷爷带着,全家的收入得靠在外打工的父亲供给。母亲则跑去了福建泉州的鞋厂打工,负担年幼弟弟的保险费和一小部分的生活费。
方某还表示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自己近期正在县城工厂做临时工,时薪只有16元,一个月挣个4000元上下,来帮助补贴家用。至于学校助学金的情况和经常旅游的原因,他也做了解释。
方某有勤工俭学,加上学校的资助一共获得了12800元助学金,他还在暑假有去福建做过家教,赚取了11900元报酬,所以认为手里的金额能够在给家里减少负担的同时,还能支撑自己进行“穷游”。
方某强调经常性旅游的目的是拓展自己的视野,想趁着年轻去更好的了解国家和世界。最后,他就此事在网络上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了道歉。
从中咱不难看出,方某并非那种原生性的贫困家庭,至少他家曾经做生意富裕过,不然他父亲也不可能背得上几百万的巨债。
若家庭做生意或开公司破产欠债后,都能申请贫困生资格的话,那申请者排队都得排到马路牙子上去。
其次,方某既然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就不应该经常性自费去旅游,无论以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妥,因为这违背了贫困生助学金的性质。助学金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
最后的结果是浙大校方出具情况说明,认为方某存在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而宣布取消他的贫困生资格,并将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