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身经百战的俄外长,感叹中国目光长远,普京政府对中国话里有话

在美乌沙特会谈结束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一番表态颇耐人寻味。他在接受几家美国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了中俄关系的稳固,明确

在美乌沙特会谈结束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一番表态颇耐人寻味。他在接受几家美国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了中俄关系的稳固,明确表示俄罗斯绝不会在法律和政治上违反对中国的承诺。与此同时,他也坦言,当前中俄关系中存在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的制裁导致的,特别是远东的几个重要基建项目被迫推迟,但俄罗斯对此并不着急。

拉夫罗夫所提到的“远东基建项目”,很可能指的就是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这个项目迟迟无法推进,主要原因是中俄双方尚未在价格上达成一致,导致工期难以敲定。对于指望这条管道能赚取过路费的蒙古来说,这种僵持局面显然让其感到不满。但拉夫罗夫却很冷静地表示,不仅俄罗斯不急,中国也不急。这句话显然别有深意,背后透露的是普京政府对中俄战略关系的高度自信。

这种自信来源于普京政府对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近年来,随着美俄关系出现松动,普京政府在不同场合提及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明显增多。既是为了安抚中方,表明不会因与美国改善关系而忽视与中国的合作,同时也是在向西方释放信号:中俄关系是外部势力无法撼动的。俄外交部早就放出狠话,任何试图挑拨中俄关系的行为,都会遭到来自中俄的“双重反制”。

拉夫罗夫还在采访中直言,俄罗斯和美国的利益“永远不会一致”,重合度连50%都达不到。这种表态意味着,即便美俄关系短期内改善,也不会在根本利益上形成真正的默契。因此,俄罗斯对特朗普推动的美俄关系正常化一直保持谨慎态度。普京政府非常清楚,美国的目标绝不仅仅是缓和美俄关系,而是企图在中美俄之间建立新的“再平衡”,通过离间中俄来重塑全球战略格局。

美国在美乌沙特会谈中,用恢复军援和情报共享换来了乌克兰的暂时妥协,但俄方看得很清楚,这种“停火”不过是给乌克兰争取喘息之机。此时俄罗斯如果接受临时停火,不仅会打乱战场布局,还会让乌军在未来反扑中掌握主动。克里姆林宫对此非常清醒,副主席科萨切夫直接表态: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对于俄罗斯来说,当前的外交局势非常复杂。特朗普在外交上的“进攻性”调整,更多是为了推翻拜登的外交遗产,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将俄罗斯视为重要的战略伙伴。更何况,特朗普的外交团队中鹰派居多,对俄态度一向强硬,鲁比奥和沃尔兹正是此次美乌沙特会谈的幕后操盘手。因此,即便美俄关系迎来短暂的缓和,也很难真正撼动俄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正因如此,普京政府反而更需要加强中俄关系,以确保在国际博弈中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盾。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停滞,表面上是因为价格谈不拢,实际上是中俄在进行战略性的利益权衡。拉夫罗夫之所以强调“不急”,正是因为普京政府知道,中俄关系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资本。

中俄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两国在地缘政治上的高度互补性。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和战略纵深,俄罗斯需要中国的经济支撑和国际影响力。即便短期内存在具体利益的分歧,但这种战略互补关系决定了中俄合作的长期趋势不会被轻易改变。拉夫罗夫所说的“尊重中国的长远目光”,正是普京政府在中美俄大国博弈中的冷静判断和战略定力。

总的来说,美俄关系即便迎来暂时的缓和,也不会改变全球大国博弈的基本格局。俄罗斯在评估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同时,必然会在中俄关系上保持更为谨慎和务实的态度。普京政府非常清楚,中俄合作的长远利益,才是俄罗斯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