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日本核污水排海后,国内多地出现抢盐潮,我们真的需要囤盐吗?

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顾劝阻,单方面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违反了国际海洋环境安全法,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原则,是极为自
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顾劝阻,单方面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违反了国际海洋环境安全法,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原则,是极为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举动。对此,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的食品健康安全,我国官方已针对日本的行为做出回应:严禁用日本水产品作为餐食。与此同时,由于核污染水中包含大量超标的放射性元素,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品都与海有关,因此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囤盐、抢盐热潮,有的超市中的盐已经被抢空!那么,我们真的需要囤盐吗?

据悉,此次日本福岛向海洋排放高达7800吨的核污染水,首次排放需要17天,而这一排海举动则需要持续30年;除了排放时间长,这些核污染水还影响范围广,经过模拟数据推测,核污染水排海后,240天之后便会到达中国海域,1200天后将会到达北美沿岸,随后继续南下,直至扩散至全球海域!可见,日本的排海行为对海洋环境带来了多么大的危害,首当其冲受其牵连的便是各种海洋生物和人类的生命健康。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食物都是来源于海洋,核污染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传播至人体,一些相关专家表示,这种核污染水将会一步一步侵蚀人的身体,会通过致癌—致畸—基因变化这一过程慢慢摧毁人体的正常机能。而与我们必不可少的食物便是盐,众所周知,盐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人们必然会因此感到恐慌。

如此来看,难道囤盐真的有必要吗?其实不然。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我们的食盐并非只是通过海水提炼而得,而是有很多种方式,盐类资源分布也是相当广,东部的海盐、西部的湖盐、西南地区的岩盐等等,其中,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盐生产地有非常适合制盐的场地与条件;青海的茶卡盐湖的又可以为制盐提供良好的蒸发环境;四川盆地又蕴含着极为丰厚的地下盐矿床,资源充足。

综上所述,中国的食盐来源还是非常丰富且稳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食盐的质量和数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再加上这些都是中国自己的制盐产区,不会受到日本核污染水的影响,因此,我国民众并不用大量的囤盐,要知道,盐的保质期一般为三年,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如此的恐慌,这个特殊时期,更应该保持镇静,理性消费,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不要受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干扰。

我国针对日本的自私之举,也做出了相关的对策,2023年8月24日,我国海关署就已经发布公告: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同时中国的盐业协会也与之相呼应,相关负责人也明确地做出表示:我国的食盐生产是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求的,并且这些食盐还有正规严格的食品安全监测做担保,食盐的品质纯洁干净。因此,人们可以放心吃盐,更不用疯狂囤盐。不仅仅是食盐,近日的海鲜市场也出现巨大波动,不少民众也发出疑问:“我们还能吃海鲜吗?”

虽然相关专家也进行了分析,表示我国海域虽然会受到核污染水的影响,但是由于地势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洋流的作用,我国的黄河、长江也会汇入海洋,核污染水的危害会有一定的减缓,但这并不是表示我们依旧可以像之前那样肆意的吃海鲜,尤其是来自日本的水产品,更要进行控制和拒绝,当然,我国的海关也会加大监测力度,确保人们的食品健康安全不会受到侵犯。自8月24日日本核污水排海后,日本国内也已经出现许多连锁反应,引起了许多日本渔民的不满,倘若日本还不收手,那么必将引发无法设想的后果。同时,我国对此还是要保持冷静,更不要跟风囤盐,多关注官方科学消息,理智看待这一事件。#万物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