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从被曹操驱赶到扬州到称帝中间这一大段,关于袁术的记载都是空白的。袁术毕竟是只是一个争霸失败的诸侯,史官们不正面记载也算正常。不过我们会很好奇,并不占据优势的袁术,为啥会称帝?这一段时间的袁术到底做了些什么?从吕布、曹操、刘备、孙策等的传记中,我们能瞥到袁术在这段时间的一些作为。

图1. 袁术画像
袁术到了扬州之后,在扬州治所寿春站稳脚跟之后,他虽然成了名义上的十三州之一扬州、覆盖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之主,可实际控制的地盘并不大。袁术实际上控制的只是扬州刺史部所在的九江郡,甚至扬州下辖另一个同在长江北边的庐江郡实际上都不在袁术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更别说长江以南扬州的广大地区。可是即便这样,袁术并没着急去把平定江东,去把扬州刺史这个位置坐实,将扬州全部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而是盯上了北边的徐州。
在争天下这件事上,袁术采取的策略和他兄长袁绍截然不同,袁绍追求实,而袁术追求名。袁绍从占据冀州开始就坚定执行着沮授的争霸大略,扎扎实实一步一步经营扩大着自己的地盘,慢慢剪除自己地盘周围势力公孙瓒、黑山军。

图2.东汉扬州刺史部
而袁术则完全另外一副做派,在人口百万的南阳,不好好经营,不修法度,弄的民怨沸腾,最后被刘表赶了出来。到了扬州之后,成了扬州当家人之后,不是巩固扬州的地盘,而是顺手给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徐州伯”,插手到徐州的事务之中。“徐州伯”一个看似不伦不类,却是很有深意的称号。《礼记.王制》记载说"州有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郑玄解释说“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意思是说夏商周的州长官要么称呼伯、要么称呼牧,伯在牧前,自然伯比牧更正式。要知道徐州此时的当家人、徐州牧是陶谦,陶谦可是袁术发起的围剿袁绍的同盟军之一。袁术自称“徐州伯”,那就是说我袁术才是徐州真正的当家人,完全不将陶谦放在眼中。可袁术为啥要这么做呢?得罪盟友陶谦不说,能有啥实际益处呢?

图3.连环画《伐袁术》之袁术与谋士
袁术并没有和他的兄长袁绍一样盘算着怎么经营好一个地盘,而是一直都想着更好的用好汝南袁家“四世三公”这个名声 。要用好汝南袁家的名声,袁术就要尽可能的让自己留在中原腹地。东汉的扬州虽然占据着江南,可当时的江南还没开放,是远离中原的蛮夷之地。袁术没时间也没耐心去开发江南,他要让自己尽可能的留在中原腹地,靠近中原腹地的地方。此时身在寿春的袁术,南边的遍地蛮夷的扬州腹地,西边是刚把自己赶出来的刘表,西北边是凶悍的曹操,北边的徐州是符合袁术战略方向而且相对容易下手的地盘了。陶谦这个老家伙,说不定哪一天就挂了,袁术正好顺理成章把徐州接过来。
袁术自称“徐州伯”的时间点史书上也没有确切的记载,简单推算一下,应该是曹操因杀父之仇东征徐州的初平四年的秋天。此时的陶谦根本顾不上袁术自称什么徐州伯不徐州伯的,一心复杀父之仇、已经杀红眼的曹操几乎将他逼上逃亡之路。要不是曹操自己后院起火,张邈、吕布、陈宫兖州反叛,徐州早已是曹操的地盘。可即便曹操退去,一片狼藉的徐州,加上日益不支的身体,陶谦更无心无力去和袁术理论。不过,陶谦是不会轻易让袁术得逞的,他在弥留之际把徐州的地盘让给了刚从公孙瓒那边转投过来的刘备。
从社会最底层打拼上来的刘备,在被陶谦的遗嘱推上徐州牧之前,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缘角色,从没有进到过眼睛长在额头、从来都是抬头向上看的袁术眼中。可以想见在听说刘备成为陶谦接班人之后,袁术会有怎么的表现。袁术先肯定是愤怒,愤怒这还有没有点世道规矩了,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刺史、州牧了;接下来,袁术才会想着稍微打听一下这个刘备是从那冒出来的,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居然敢来抢我袁术的地盘。可不论自己的部下知不知道这个刘备的底细,袁术肯定会倾尽全力去争夺徐州的。一直经营徐州的陶谦活着的时候,我袁术都不当一回事,更何况这时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而是还是“外来户”的刘备。很快,袁术就和刘备在盱眙、淮阴一带打的不可开交了。

图4. 连环画《吕奉先辕门射戟》之刘备袁术对峙
而就在袁术和刘备打的真焦灼的时候,兖州战败的吕布带着残兵败将也进到了徐州。于是,于是徐州的“三国杀”开始了。之前我们介绍的一系列好戏就是这么上演了。先是袁术联合吕布暗中捅了“好意”接受他的刘备,接着是袁术暗中联合吕布的部下郝萌造反吕布。陶谦死后,徐州这场“三国杀”的主力推手先开始一直都是袁术,联合吕布捅刘备刀子也罢,勾结郝萌造反吕布也罢,袁术在徐州的争夺过程中用尽权谋,不过最终也没占到半点好处,反而让刘备和吕布两股势力联合起来。
实力家底本就不厚的刘备,投降吕布之前,接连遭受重创,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当时的刘备没有太多的选择,要么向南投靠袁术、要么回头归附吕布。按常理推算,刚刚被吕布从背后捅了一刀,刘备对吕布肯定是恨的牙根都痒,投靠除了地盘争夺并无其他恩怨的袁术才对。

图5.刘备袁术决战
可偏偏刘备回头和吕布求和,而没有找袁术。刘备为啥宁愿忍受巨大的屈辱找背后捅自己的吕布求和,而不是找并没有太多个人恩怨的袁术呢?如果刘备投靠了袁术,三国历史是不是将会走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曲线?
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推测刘备不投靠袁术,而是转身投靠吕布,有外界客观的因素,也有刘备对袁术主观的判断。最大的客观因素是,此时刘备的一家老小,以及跟随刘备征战的将士的家人全部攥在吕布手上,如果刘备投靠袁术,那他们就都要和自己的妻儿老小彻底诀别;此时即使刘备对吕布这个背后捅刀子的“小人“再痛恨,为了自己和手下弟兄们的家人,也都得忍一忍了。当然,此时作为徐州当家人的吕布,周围是有不少徐州旧将、旧官员的,和刘备手下的徐州旧将们也都能说得上话。

图6.连环画《吕奉先辕门射戟》之刘备与吕布
当然除了客观上的不得已,主观上刘备也是很难和袁术走到一块的。刘备虽然自称是刘氏皇族宗亲,但编草鞋的出身是他抹不去的烙印,更是被出身高贵的袁术鄙视、看不起;从袁术写给吕布等人的信件中,可以看出袁术对刘备的极度蔑视,“术生年已来,不闻天下有刘备“;而且袁术的骄横,早在刘备从陶谦手中接手徐州牧的时候,陈登、孔融等就和刘备说过,陈登说袁术“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孔融言辞更是激烈” 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但仅仅是袁术的蔑视与骄横,还不足以让刘备完全远离袁术;最让刘备对袁术忌惮的,是袁术一直有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声望想取刘氏而代之的想法已不是一两天了,刘备最大的一个政治资本——刘氏皇族,去袁术那只能是袁术的绊脚石、拦路虎。
主客观上刘备都不能选择袁术,只能咬着牙回归到吕布旗下。刘备的事情我们先不聊,我们先看一下为啥不是别人,而是袁术,成了东汉乱局一众诸侯里,那唯一一个要出头当皇帝,要取代刘家天下的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