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但凡还有一点机会,都不至于曲终人散

我从未想过那些关于叙述社会状态的文章能让我笑出声来,作为半个同行,当我看到有些夸张的信息和不明所以的分析,正在成为了一种

我从未想过那些关于叙述社会状态的文章能让我笑出声来,

作为半个同行,当我看到有些夸张的信息和不明所以的分析,

正在成为了一种如同“惊吓音效”的存在时,

我相信很多清醒的人都开始皱起眉头,

因为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的问题点,

就是那些明明解决不了,

但还要摆出一副“我努力了”的态度,

究竟从何而来,

究竟为何而来。

曲终人散这句成语,强调了曲的意义,决定了是聚还是散。

曲终,人散,反过来说,

曲始,人聚。

这其实是一种很主观的认识,因为曲的始终,其实跟人散还是人聚没有必然的关系。

由其是在当代环境下,这种始终,决定不了任何层面意义上的聚散。

那么什么能决定呢?

曲的质量,曲的卖点,

以及曲的“气运”。

曲子的质量,决定了当曲子被发现的时候,

能否形成人们聚集的理由,

曲子的卖点,决定了助推曲子的力量,

是否愿意推出这个曲子,

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至于气运这件事,则需要迎合与妥协一些现状的需求,

风起云涌,能上天的东西不在少数,

繁华落尽,有些东西能上去,

可能就下不来了。

这些东西,都全了,

那么想散就散,想聚就聚,

三把“神器”在手,

指向哪里,哪里就是方向,

哪里就是目标。

那么如果说这些东西,有些有,有些没有,

这聚散离合之说,就需要以“走一步看一步”的觉悟,

然后,走一步看一步。

当然,还有一种最坏的可能,

那就是要什么没什么,

该有的都没有,必须要的东西全都“扔掉”了,

既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本事,

也没有真正让人信服的卖点,

更不具备那些“气运论”所支撑的所有已知和未知的可能,

简单来说就是,曲子烂透了,烂到骨子里了,

还没弹呢,人就散的差不多了,

当然了,可能也有留下的,

留下的,往往是一些举起手机,准备拍摄的人,

毕竟当一个东西糟糕透顶,烂到极致的时候,

虽然不能成为任何有意义的存在,

但也可以称之为“段子”或是“烂梗”,

发到各处,博君一笑,这样的作用也许是存在的。

不过话说到这个份上,

有没有可能扭转乾坤,

让老树开花,让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强行糊满整个墙面呢?

这种可能性,我认为绝不为零,

借由当下诸多社会事件的发展流程,前因后果来看,

只要那些推手足够卖力气,

只要那些信以为真的人,足够傻,足够无知,

那么烂泥糊满墙面,也不能说只能在传说和烂俗的笑话中才会出现,

只不过同样的套路能用多久,我不知道,

但我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烂泥糊过的墙,

大概率的结果,就是等“且听风吟听够了”之后,

落得个墙倒众人推的恶果:

到那个时候,依然还是会有人举起手机,

拍的不是故事,也不是事故,

而是纯纯粹粹的乐子。

但凡还有一点机会,曲终人散都不会成为必然,

遗憾的是,当真正的烂根浮现之时,

循声而动之人,不绝于“耳”,

寻味而来之人,尝之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