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个家庭最心酸的状态:子女在等父母的帮助,父母在等子女的孝顺

这个时代,有很多家庭,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早已千疮百孔。看着和和气气,实则人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尤其是在经济压力、养育成

这个时代,有很多家庭,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早已千疮百孔。

看着和和气气,实则人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尤其是在经济压力、养育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早就不是“养大你就完事”的简单模式了。

最心酸的,是这一幕:子女在等父母掏腰包、帮忙带娃、出首付;

而父母,心里还在盼望子女哪天能懂点事、能主动孝顺一点。

双方都在等,却谁也没等到。

01

子女嘴上懂事,心里却指望父母撑着。

很多年轻人,嘴上说着“爸妈你们别太操心了”,可转头就把房贷、车贷、育儿、生活琐事全压在父母身上。

我认识的一个熟人,结婚买房全靠父母出钱,孩子一出生,直接丢给爸妈带。

自己该玩玩、该躺躺,过得比父母还松快。

问他:“你爸妈年纪大了,怎么还一直操心?”他一句话噎得人无语:“谁让他们是爸妈呢?”

是啊,这年头,有的子女打心眼里觉得,父母就该无条件帮到底。

哪怕父母身体不行了、退休金有限了,也得为他们拼一把。

可是父母也是人,不是提款机,更不是超人。

他们不说,不代表不累;他们不吭声,不代表没怨气。

子女只图索取不知回报,说白了,是没有出息。

02

父母嘴上没要求,心里却盼着那句“您辛苦了”。

很多父母,嘴上说“我们不图你们回报”,但心里多少都盼着,有一天子女能理解他们的辛苦,哪怕只是一句“您辛苦了”。

我楼上的邻居,六十多岁了,还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做饭洗衣,晚上还要给女儿补贴生活费。

别人问她累不累,她一笑而过,说“没事,家里人嘛”。

可私下里,她偷偷掉过几次眼泪,说女儿从没主动说过一句“谢谢”,更别提“孝顺”了。

父母从来不求孩子大富大贵,他们要的,无非是一个念想——在他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有人能记得他们曾为这个家付出过全部。

可现实往往是:子女觉得你该帮,父母盼你懂感恩,结果就是“我等你孝顺,你等我救急”,两边都落了空。

03

彼此都在等,家也就冷下来了。

家庭里最怕的,不是争吵,而是沉默。

子女以为父母应该多支持一点,父母觉得子女怎么还不懂事?

你等我开口,我等你主动,久而久之,感情就淡了,心也凉了。

一个家庭,最怕的不是没钱,不是矛盾,而是彼此都在“等”:

子女等父母一直给,父母等子女早点孝。

结果是,父母老得心寒,子女活得没出息。谁也没赢。

所以,别等了。子女要尽早成长、独立,不要什么都靠父母;

父母也要学会放手,不该一味奉献到底。家,是靠相互成全,不是互相消耗。

别让一个原本温暖的家,变成彼此心酸的“等候区”。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