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佳木斯市开展2023年文化市场执法管理部门统一着装仪式,这间接向大众宣布文管部门将会深入民众生活。
对于这件事,民众有不同的看法,继农管之后,文管也开始进入了公众视野。但城管和农管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对文管部门同样持有怀疑态度,害怕文管部门重蹈覆辙。
文管真的不被看好?文管执法队伍走进居民生活中,并不是坏事。虽然民众对于城管和农管这些队伍抱有争议,但这只是个别案例,不能因为队伍的某些人就对整个队伍持有偏见。
就拿许昌的例子来说,河南许昌就以另一种态度让人看到了执法者的温暖。许昌城管遇到脑瘫患者的摊贩不仅没有进行驱逐,还主动帮忙摆放东西,并圈出固定位置让这位小贩进行买卖。除此之外,城管手持喇叭帮助小贩卖瓜、帮老人卖红薯等等都是好的现象。
这样看来,城管执法并不是没有温度,也有很多诚心诚意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例子。相信文官也是同样的,不能一开始就用偏见的态度看待他们的工作。
当然,在这之前要弄清文管部门的具体工作,以方便文管部门开展各项文化工作。文管是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的综合执法队伍,打击现在的文化乱象,促进地方市场文化向优质方向发展,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网络和现实中的各种文化产品。
除了打击违法文化产品,还要对当地市场进行各种文化宣传,提高当地民众的文化意识,清晰地划清文化生活中的糟粕,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符合时代的发展。
特别是网络文化,需要加以严格筛选。这里要强调一下民众的历史观念。很多人重视娱乐文化,反而忽略了中国历史优秀文化。这是老祖宗几百年留下来的厚重文化,需要后代子孙的维护和传承。
可现在历史传统文化逐渐凋零,很多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消失,这是值得当代人警示的文化问题。文化是根,没有根的树是很难长久存活下去的。
现在的文化市场被大量的流量充斥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在争得一线生机的同时,也有很多文化仍旧没有出头之日,这对我国未来的文化市场并无益处。
而文管深入百姓之中,就能了解到民众真正喜爱的文化产品,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发展空间,这对整个文化市场是没有坏处的。
文管部门的执法是必需的新时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精神层面也不容忽视。文管深入民众生活是及时的,可以解决文化发展的一些弊病,发扬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当然,文管部门深入百姓之中,面临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在执法的过程要因地制宜,不能用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执行。
重要的还是要在各地内部进行好沟通。文管部门涉及多个方面,网络文化一项就庞杂多变,里面包括众多内容,想要完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文管部门还要积极做出努力,希望民众多一分理解。
民众受城管、农管不好印象影响的同时,还担心文管部门执法过程中的一刀切,让一些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消失。
文化市场是需要活力和自由的,若是管理过于严苛,就会导致文化产品丧失活力和趣味。就像某些家长动不动就要求禁止某部动画片子,原因仅仅是对其中某些场面的过度解读,觉得会误导孩子。
但自由不能过了火,文管部门必须严厉打击文化的乱象行为,比如孩子读物中明显的错误,电视剧、电影的不合理情景,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抹黑质疑。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例子还不是个例,如果这样的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对我国未来的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是被报道出来的文化问题都是如此,那其他的文化乱象行为又会是怎样的?这样看来文化市场还不能有过多的自由,自由总是相对的,若是没有文管部门的监督,那我国的文化市场就会乱套,中间的文化纠纷也会层出不穷。
如此看来,文化管理部门是必需的,重要的是看该部门如何平衡文化方面的发展,既能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真正的走进民众生活,又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文化市场的整体发展和创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