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Beam4的开发人员沟通了几句以后,我很有信心地写下了这个标题。但如果你觉得它只是一个自带电池的大尾巴,那很可能就错过了它真正的优势之处,感兴趣的不妨继续往下看。
单纯需要通过手机来取电的解码耳放,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太吃手机电、在不同前端下的声音品质不稳定、以及在大动态起来的时候声音偏躁又或者声音只能往hufi去做等,当然以上这些结论并不严谨,一些顶级小尾巴往往能够规避一部分的问题。而一些纯电类的尾巴,可能会让人面临续航焦虑,比如我之前盛赞过其音质的Earmen蜂鸟,续航仅有5个小时,Hidizs的DH80S平衡口也仅有6小时。
Beam4这个大尾巴本身是带电池的,工作工况能保持在电池3.85V-4.2V,而且内置了一套MCU系统,能够智能化地去分配电量,也就是说它可以判断自身电量、还可以判断前端设备的电量来考量是否要从中取电。那么这玩意的续航到底是多久?官方做过测试,如果是接在电脑上,连续运行时间能够超过48小时(理论上电脑端可以无限使用,但为了电池健康考虑,还是建议大家充电),而接在手机这种设备自身并非无限电量的设备时,在低于3.7V电压的工况下,它会从手机端开启补电,理论上在手机本身电量耗光之前,它是可以一直工作的,从而几乎是让你规避掉续航焦虑。
而如果完全切断OTG线材的供电功能,它自身的续航满打满算可以达到7.5小时以上。总体而言,Beam4是一个自带电池、具备良好的推力上限和持续电源输出能力、有较长的续航、还能够避免长期大量吃手机电量的设备,可以说解决了很多人对于小型解码耳放对于电池相关的疑虑——怕没电池音质不好的,可以选它,怕自带电池续航短的,可以选它,怕太吃手机电量的,也可以选它。
Beam4使用的是ESS9281AC PRO作为DAC芯片,双运放平衡架构,而且配备了两颗飞秒级的晶振,我个人是从来不关心DAC芯片型号的,只是在数字音源处理部分做飞秒级晶振,这种在当年高端播放器里才有的东西,现在已经不是啥稀奇事儿。当然了,播放器设备,我也还是照例做一下测试。
平衡口空载Vrms、THD+N、SINAD。
300欧负载下输出功率60mW+。
平衡
单端
还是老规矩,输出功率严格按照双声道THD+N均<0.1%进行测试,信噪比的部分因为存在噪声门BUG,不具备参考性,噪声指标参照动态范围指标。
官方并没有给出太多的测试数据可参照,从噪声表现来看,实测到的120dB的动态范围比官方还高出了1个dB,功率在32欧负载下可以达到超过200mW,300欧负载下也能达到60mW以上,总体的功率储备对驱动耳塞来说还是很冗余的,应付一些常见大耳也没什么问题。要说槽点的话,平衡口在接近满载的时候16欧负载的左右失真平衡差异有点大,但文中我依然是基于THD+N<0.1%取到了117mW的功率,实际听歌的时候并不会进入这样的工况里去。
audirect的全线产品我基本上都算是玩过了,他家的声音风格有着比较高的一致性,往往都是走的干净、通透、线条清晰凝练的路子,也有一些非常细分、但是实用的产品,比如蓝牙尾巴Beam3 Plus和针对大耳机的大推力单端Beam3 Pro,所以打造出Beam4这种卡“电池BUG”的玩意时我也并不算奇怪。当然了,自带电池的设备,声音可塑性是很高的,比如Hidizs的DH80S虽然就卖几百块,但其声音素质依然碾压各种旗舰小尾巴,Earmen蜂鸟也具备小尾巴里罕见的超大动态和声音浑厚感。
如果你曾经关注过、了解过audirect的产品,那其实Beam4的声音部分则倒没有什么需要细说的地方,它在中频的部分比audirect过去的产品都要多一些厚度,声音动态澎湃、音色相对直白的同时也避免了过于寡淡和锐利的问题,但是在搭配方面,我依然是推荐大家避开一些本身较为薄亮、数码声的产品,毕竟Beam4本身依然是相对直白无染的底子,声音也较为硬朗。不过优势在于,驱动厚声型的耳机有着非常高的上限、而且声音也显然比自家其他的型号要更加细腻一些(包括带电池的Beam3 Plus),尤其是在大声压下、动态起伏大的场面下,Beam4的安定感和控制力是许多不带电池的小尾巴比不了的,不容易出现毛糙尖锐的情况。
思来想去,我觉得前文中的一个形容是我对Beam4最好的总结,那就是它属于“卡电量BUG”的产品,用一种科学且刁钻的方式解决了很多人对于该不该买带电池小尾巴的疑虑,声音方面也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1499元的定价具备不俗的声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