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资料:《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51卷第4期《中国循环杂志》2022年第37卷第11期《中华医学杂志》2024年第104卷第2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发布的《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张喆教授系列讲座《血栓防治与生活方式干预》

一位35岁的年轻妈妈,清晨起床后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几分钟后便倒地不起。120急救人员赶到时,心电图显示:肺栓塞。
血栓,这个隐藏在血管中的"定时炸弹",正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血栓相关疾病,平均每42秒就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血栓已成为继肿瘤、心脏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杀手。
更令人担忧的是,血栓形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许多看似平常的行为正在增加患病风险。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曾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指出:"血栓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血栓性疾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有五个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值得所有人警惕。"
一、久坐不动:血液停滞的温床现代人工作繁忙,长时间伏案工作已成常态。
殊不知,久坐超过3小时,下肢血液循环速度会下降约70%!这就像一条本应流动的小河被迫停滞,淤泥逐渐积累,最终形成堵塞。

上海某三甲医院血管外科接诊了一位28岁的程序员小张。小张连续熬夜加班两周,每天久坐编程超过14小时,某天清晨发现左腿肿胀疼痛。
医院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需立即住院治疗。
血栓预警:如果你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8小时,且很少起身活动,血栓风险已经提高了2-3倍!
预防建议:
· 工作每45-6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
· 抬腿、踮脚尖、转动脚踝等简单运动可在座位上完成
· 养成定期运动习惯,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人体血液中水分占比达90%以上,足够的水分保证了血液流动自如。
然而,忙碌的现代人常常忽视补水,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曾收治一位因突发脑梗的中年女性,调查发现她平日工作忙碌,一天仅喝2-3杯水,长期脱水状态让她的血液犹如流动缓慢的浆糊。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的研究显示,轻度脱水(体重减轻2%)即可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约8%,大大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有趣的是,我国传统养生智慧早有"朝起一杯水,百病都远离"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这一古老智慧的科学性。
晨起第一杯水不仅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还能有效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
血栓预警:如果你一天饮水量少于1500ml,且尿液颜色深黄,你的血液可能已处于浓稠状态!
预防建议:
· 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ml
· 养成定时饮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想起喝水

· 多食用含水分丰富的蔬果,如西瓜、黄瓜等
三、吸烟酗酒:血管健康的"双重杀手"香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导致血管收缩、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而过量饮酒则会增加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这两种习惯共同构成了血栓形成的"完美风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收治一位45岁男性患者,在饭局上暴饮后突发心肌梗死。该患者有15年吸烟史,每日一包,饮酒习惯为每周3-4次,每次150-200ml白酒。
医生分析认为,长期吸烟已经损伤了他的血管内皮,而过量饮酒则成为引发血栓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1.5-3倍,而每日饮酒超过50g的人群血栓性疾病风险增加约40%。
血栓预警:如果你既吸烟又经常饮酒,血栓风险已经提高了3-5倍!
预防建议:
· 戒烟是预防血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 寻求专业戒烟戒酒帮助,如使用戒烟贴片或参加戒酒互助小组
四、高盐高脂饮食:血管"负担"的累积
现代人饮食结构失衡,高盐高脂食物泛滥。
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管壁压力;而高脂饮食则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诊了一位才38岁的患者小李,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调查其饮食习惯发现,小李特别喜欢重口味食物,几乎每天都吃烧烤、火锅等高盐高脂食品,并且常在深夜进食。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盐摄入量达10.5g,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5g上限;而每日脂肪摄入量中饱和脂肪酸占比过高也是导致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

血栓预警:如果你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精加工肉制品且口味偏咸,血栓风险提高约2倍!
预防建议:
· 控制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g
· 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来源
·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 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烹饪方式
中医养生讲究"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调整是预防血栓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选择健康食材,采用科学烹饪方式,用舌尖上的改变守护血管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长期处于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的状态。
这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水平升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增加血管收缩风险。
成都市某医院曾报道一例36岁女性白领,因工作压力大连续一周每晚仅睡4-5小时,某日清晨突发视力模糊,确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医生认为,慢性睡眠不足和长期精神紧张是导致栓塞的重要因素。

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血液中炎症因子增加约30%,而这些炎症因子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同样,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使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血栓预警:如果你长期睡眠少于6小时,且常感到焦虑紧张,血栓风险已经提高约1.5倍!
预防建议:
· 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 学习科学减压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太极等
·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适当转移注意力
· 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古人云:"养生之道,莫先于睡。"睡出好气色,睡出好心情,也能睡出血管的健康。
血栓防治的三条黄金法则预防血栓,专家们总结了三条简单易行的黄金法则:
1. 多动: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步行、游泳、骑自行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2. 多喝水:随身携带水杯,定时补充清水,保持血液稀释度。
3. 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增加全谷物、蔬果和优质蛋白质的比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