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湖南花垣,一男子为贪图便宜进货46盒"伟哥",已售出11盒共40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部分不法商家为谋取暴利,铤而走险销售来源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部分不法商家为谋取暴利,铤而走险销售来源不明、成分不清的"三无"保健品,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权益。

近日,湖南省花垣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销售含违禁成分性保健品的刑事案件,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罗某某拘役及罚金,并采取了一系列惩戒措施,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一、案情回顾

2023年2月,被告人罗某某在经营店铺期间,从陌生男子手中低价购入46盒"伟哥"等口服性保健品。尽管明知这些产品来源不明且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罗某某仍进行销售。截至案发前,其已售出11盒共40颗,获利400元。经检测,涉案性保健品中含有处方药成分"西地那非",且未取得任何药品批准文件。这种含有处方药成分的性保健品,如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法院最终以销售假药罪判处罗某某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同时,法院还作出了以下处罚:一是禁止其在刑满后两年内从事药品生产、销售相关行业;二是追缴违法所得400元;三是没收剩余保健品;四是责令其在县级以上媒体公开道歉;五是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200元。

二、法律分析(一)行为定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药品管理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本案中,罗某某的行为完全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

主观方面:虽然被告人辩称不知情,但其明知产品来源不明仍低价购入,主观上具有销售假药的故意。法院正确认定其"不知假药"的辩解不能否定罪责。客观方面:被告人实际销售了含西地那非成分的性保健品,且该产品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属于《药品管理法》界定的假药范畴。对象特征:案涉产品含有处方药成分,且包装标注的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违反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发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的规定。危害结果:西地那非作为处方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足以危及公众健康。(二)量刑情节及处罚措施的适当性

本案的量刑和处罚具有以下特点:

刑罚设置:考虑到涉案金额较小(400元)且尚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法院判处拘役二个月,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综合治理:法院采取了刑罚与行业禁入、没收、赔偿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既惩戒违法,又预防重犯。民事责任:责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特殊保护。社会效果:要求公开道歉的措施,既是对违法者的警示,也能够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三、案件启示(一)对经营者的警示保健品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规,确保经营产品来源合法、资质齐全。不得贪图利益销售来历不明的产品,应建立完善的进货查验制度。违法成本远高于违法所得,切勿以身试法。(二)对监管部门的建议加强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药品成分的保健品。建立健全保健品市场准入机制和追溯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震慑。(三)对消费者的提醒购买保健品时要注意查验经营者资质和产品批准文号。对来源不明、价格明显偏低的产品要提高警惕。发现问题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案的判决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展现了司法机关打击假药违法行为的决心。它告诉我们,保健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危害消费者健康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