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尽量去做让你有生理性反应的事情

如何找到自己可以维持一生的,热爱的事情?答案就是:要去做让你生理性反应的事情。要注意:这里是指符合道德的反应,正向的反应

如何找到自己可以维持一生的,热爱的事情?

答案就是:要去做让你生理性反应的事情。

要注意:这里是指符合道德的反应,正向的反应。

人生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只要你尝试的事情足够多,你就会发现,有些事情你会生理性排斥,有些事情你会打心底喜欢去做,根本不需要扯什么自律,坚持之类的。

当你在做一件事可以做到心跳加速、心情愉悦,甚至毫不费力就能持续去做的,那这件事就是让你有正向生理性反应的事情。

这个大概率就是你的天赋所在。你可以观察一下生活中,有哪件事情,你在多忙的情况下,都要忍不住抽出时间去做的?你会不自觉地想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做的?

这里可别说打游戏、刷短视频、躺平之类的啊,如果你跟我纠这个奶头乐的东西,那就没必要一起探讨了。我这里要讨论的,是那些正向的爱好:能让你进步的,能让你赚钱的爱好。

当然,你说刷短视频就能赚钱,那说明你懂得了利用短视频学习,那本质就不一样了。

如果你说打游戏也能赚钱,说明你在钻研游戏技术,参加比赛或者直播获取收益。

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工作,家里也没有矿,你也不想到了一定年龄就被公司淘汰。那你接下来就要重点去寻找:一个你真正能长期做,做得有乐趣,而且能创造价值的事情。

去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技能。作为副业也好,作为主业也罢,一定是你长期能坚持的。

01

做你热爱的事情且能挣钱

去做让你有生理性反应的事情,只是前提,因为本质是情绪脑在控制你的行为,你还需要用你的理智脑去做一些难度高一点的挑战,好让你在这件事上精进。

什么是“情绪脑”和“理智脑”?

这个概念我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及,大家可以翻看:你成不了事的原因,是执行间隙太长

简单来说就是用你的理智控制情绪,做到在困难的事物中感受到乐趣并上瘾。这让你热爱的事情,变得更持续更有意义。

比如你喜欢阅读,那就把阅读感悟写下来。写下来这个动作就是理智脑在给阅读行为做了一个升级。然后你可以发在各种平台,如果有人点赞喜欢,你也就获得了更多乐趣。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阅读是你热爱的,你通过写作输出,收获了更大的快乐,这个过程你还让自己增加了写作的技能!

比如你喜欢拍照,那就把拍照的过程和感受分享在社交媒体,也可以分享摄影技巧。流量啥的先不要管,先去做,做的过程再优化,这是你大概率能坚持下去的。

因此,要聪明地利用自己的热爱,变成自己的技能,变成自己的“铠甲”和“护城河”。

俞敏洪说过:“人的一生中做事情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有这样一种——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饿死也要做。”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当然,我们不会饿死,把热爱当作副业,降低物欲,你也可以活得很好。

这里我们需要把热爱的事情进行一点点的难度升级,让它变成技能,这样你就能摆脱持续打工的命运了。

把热爱升级为技能,在快乐中赚钱,这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在书本结尾的时候说: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人生没有定义非要按照哪种方式去活,但是能做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活,想必是大多数人向往的。

是啊,人生是旷野,但有矿才能野。

也许,符合当下时代现状,要真正做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那唯有做到:把热爱变成技能。

你想改变现状,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2

用三个月改变自己

当我们找了热爱的事情去做,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做到“持续行动”了。我在《持续行动》这本书里,学习到了三个技巧,我简单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你只要坚持这三个技巧三个月,就能彻底改变自己。

第一,先行动,再思考。

我们做事的时候,总是习惯计划好再去做,我们总想着这样能少走弯路。是的,精密的计划,也许能帮我们规避一些风险,但是你经历过就会知道,很多所谓的“计划”,都没办法应对“变化”。

有一句话说得好:“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很多时候,该走的弯路还是得走。

而且过多计划,会导致你的执行间隙变长,这样会让你做事的信心一步步下降,而且会形成拖延。那么,成事的秘诀就是:干中学。

一边做一边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和优化,才是你要做的事情。过多的计划,会让我们承担更多的时间成本!

所以,你“不能走弯路”的想法,才是弯路。成长路上的弯路就是你的捷径。

直接行动起来,不要过多的去“找方法”,当你花了大量时间去找方法,你就会忽略了你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你都在忙于找方法了,哪有时间去做事呢?

好方法,会在你行动的过程中,自然浮现,你要做的就是不断行动。

第二,重视你的时间。

行动力提高了只是基础,如果没有做好时间管理,那么会让你的做事效率,大幅度降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我自己一直在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番茄工作法”。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这个方法的内容如下:

使用计时器(手机/番茄钟APP)设定25分钟,进入绝对专注状态:1.不处理其他任务。2.不看手机,把手机放到你摸不到的地方。3.不被外界打断。

番茄钟结束后立即停止工作,彻底放松5分钟:这时候可以起身走动、喝水、闭目养神。

要注意,这5分钟禁止刷社交媒体或处理新任务,否则你很容易控制不住时间。

循环与长休息

每完成4个番茄钟(约2小时)后,进行15-30分钟长休息。

长休息后,你可以重新选择新任务,或者今天的重点工作就到此为止,随你安排。

这个方法,就是利用了大脑的专注机制,我们大脑高度专注的极限约25-30分钟,这在认知心理学中,称为「注意力衰减曲线」。我们利用好大脑注意力最高效的时间段,也就是30分钟内,在这个时间段做到时间利用的最大化!

一定要记住:要刻意制造一个无干扰的环境,在独立的、没人的房间内用番茄工作法是最好的。

正常来说,你能做到连续三天使用番茄工作法,你就能逐步找到自己的做事节奏,你做到了用最少的时间单位,创造最大价值。

很多时间管理大师,都在用这个方法。

第三,把你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

当你学会了时间管理,就意味着你能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很多知识点。这时候,你光是自己复盘还不够的,因为这个时候知识还不能算是属于你自己的。

你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内容,“教”给别人,这个教的方式,最简单做法,就是在公共平台去展示自己,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一个聪明行动者,一定是懂得通过媒介来不断曝光自己,让更多人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分享,让知识变成了自己的内容。二是不断获得反馈,让自己保持进步。

这也符合“费曼学习法”的精髓:“用输出倒逼输入”。

不断地在公共空间去曝光自己,在初始阶段,专业度也许会被同行质疑,但是由于你在媒体平台里被更多人知道了,反而会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这时候,获得的反馈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帮助我们不断进步的“养料”,你一定要好好利用。

所以,为了让知识变成自己的内容,一定要学会不断曝光自己,把学到的知识不断地教给别人,这是成长最快的方式。

《持续行动》里说道:“当你把一件事持续做到1000天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主动传播你的先进事迹,你便会成为很多人的行动榜样。”

持续行动者只有做靠谱的事情,才能走得更远。持续行动者,永远在路上。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大脑,不要乱看一些引起焦虑的信息,少刷没有营养的短视频,这是比赚更多的钱更重要的事情。

当你按照上面三个技巧,持续做三个月,你就会发现,很多以前你不敢想的事情,都被你一一实现了。最重要的是,你获取了大多数人没有的专注力,拥有专注力,意味着你掌握了现代人最稀缺的「认知超能力」。

它不仅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工具,更是一场对大脑的深度重构,会彻底改变你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03

心流

当你做到持续行动之后,就可以锻炼自己产生“心流”的能力了。

何为“心流”?简单来说就是:进入了一种极致的专注状态,完全沉浸于某项活动中,这个过程能感受到高度的愉悦感与满足感。有时候陷入心流,会感觉几个小时就好像过了几分钟一样。

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他写了一本书,叫《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这个挑战时,你可能会进入这个“心流”的状态。

之前提到的“番茄工作法”就是帮助你进入这个状态。

这是你严格自律、高度注意力集中后,换来的能力。

王阳明为什么能在龙场悟道?是因为他做到了极度专注,哪怕面对当时贵州龙场恶劣的生存环境,一度陷入生死考验,但他还是日夜静坐石棺中,摒弃杂念,专注于探究“圣人之道”。隔绝外界干扰,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哲学思辨,甚至忘却身体痛苦。

在逆境中极端专注,使他形成了“心流”,激发了他心智的突破,所以他在某一瞬间悟道了:“心即理”。

改变内心就能改变世界,一切事件的意义和发生,都与你的内心直接相关。

心流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人类突破认知边界的核心机制。正如王阳明所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这是最高效的成事之法。我们获得了内心的力量与宁静,这就是内在一致的最高境界。

04

结语

找到热爱的事情,持续地去做,最终形成心流,这是多么美妙的过程。

我发现,历史上很多人成功的人士,都是做到了以上三点,比如科学领域的牛顿、爱迪生;艺术领域的梵高、达芬奇;包括我们尊敬的袁隆平爷爷:常年驻扎田间,观察记录数万组数据,攻克了杂交水稻难题。

还有很多成功人士的案例,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研究名人传记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伟人都是符合这个原则的: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做到了极致。

当然,我们没必要跟伟人比较,我们专注于做好当下的事情即可,能在热爱的领域持续行动,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至于成果,那是你行动的过程自然产生的,无需刻意追求。

愿你的脚步永远追随星火的指引,在荒原与长夜的交界处,燃成永不熄灭的野火——以赤子之心为灯,循着心底的季风,将自己活成一场滚烫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