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终其一生努力不懈地工作,放弃自己从小的渴望与梦想,忽略自己的需求与生活。因为缺乏被肯定的经验,有些人从小就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不被重视,因此当他们接受到别人的赞美与鼓励时,不但无法真心接受,甚至认为别人是不诚恳的,且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
这种匮乏的感觉像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逼着他们不断地往外寻求认同,到处攫取别人的赞赏且迫不及待地囫囵吞下。然而,无论有多少来自外在的肯定与赞美,也填满不了自己内在那无止境的空虚,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够被父母认同)的标准到底在哪里。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认同的成长历程,就像参加一场到不了终点的马拉松,除了疲累,更让人痛苦的是努力后却累积了满满的无望感,并且感受到内在的匮乏。
想要终止这种令人痛苦的无望与匮乏,必须停下惯性的行动模式。练习把焦点从对外在的索求,转移到探索自己的内在。父母是父母,我们是我们。父母曾经说过的批评,不必然是我们一辈子的样貌;父母没有说出的肯定,也不代表我们真的就不值得拥有。即使我们曾经是那个必须靠着父母亲的喂养才能生存、依照父母亲的指令才知道如何行动、凭着父母亲的鼓励才有勇气面对困境的孩子,人生终究必须靠自己才能走下去。
我们其实无须全然满足父母亲的期待,才称得上是一个有价值的孩子、有价值的人。或许我们的父母亲永远都不可能给出那些我们想要的认同,也或许到了父母亲终于给出肯定的那一天,我们反而感到有些空虚或者已经太晚。无论如何,我们已经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确独自面对了许多的坎坷,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们必须学习肯定自己在生命中的努力与愿意;我们也必须学习认同自己,练习觉察并建立自我的价值,而不是将评价自己的权力全权交托到他人手上。
当然,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我们无须被动地等待别人来肯定我们,也不必让自己深陷在向外界索讨肯定的无助状态。对自己最好的肯定就在我们的内在,那里才有让自己获得真正力量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