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冬,寒风吹得街头行人裹紧了大衣。39岁的刘强(化名)却顾不上冷,捂着肚子急匆匆赶往医院。半个月来,他的腹部和私处奇痒无比,夜里挠得皮肤发红也止不住。他起初以为是“上火”或皮肤过敏,抹了点药膏,可不仅没好,反而更严重了。今天早上,他发现腹部毛发里似乎有小虫子在爬,吓得他赶紧请假,直奔医院。
刘强是个地道的河北人,20岁就来北京打工,如今在一家物流公司做仓库主管。他身高1.78米,微胖,平时身体不错,感冒发烧都很少。单身的他,父母没少催婚,可他总说“缘分没到”。半年前,他在相亲会上认识了同龄的张女士,两人聊得投缘,最近正准备谈婚论嫁。就在这节骨眼上,腹部的瘙痒让他既尴尬又焦虑:“这要是让女方知道了,还不得黄了?”

在医院皮肤科,接诊的李医生听完刘强的描述,皱了皱眉,戴上手套开始检查。当她用镊子从刘强的腹部毛发里夹出一只米粒大小的虫子时,刘强傻眼了:“这是啥?”李医生平静地说:“阴虱。你得了阴虱病。”最终,医生从他身上夹出16只阴虱,刘强羞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他百思不得其解:“我平时挺爱干净,咋会招上这玩意儿?”
刘强的遭遇,听起来离奇,却并不罕见。阴虱病虽然不致命,但让人尴尬又痛苦。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健康无小事,哪怕是小小的瘙痒,也可能藏着大问题。
从瘙痒到真相的尴尬之旅刘强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每天早上6点起床,赶到仓库安排一天的物流任务,晚上8点下班,回家刷刷短视频,偶尔跟同事撸个串。他自认是个“糙老爷们”,不太讲究护肤,但洗澡换衣从不马虎。半年前认识张女士后,他开始注重形象,买了新衣服,还戒了烟,想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可就在两人感情升温时,麻烦来了。半个月前,刘强开始觉得腹部和私处有点痒,尤其晚上更明显。他以为是新买的内裤不透气,换了纯棉的,可没用。后来,他又怀疑是吃烧烤“上火”,买了瓶药膏抹上,痒是轻了点,但没几天又卷土重来。直到那天早上,他在镜子前发现腹部毛发里有小虫子蠕动,他才慌了神。

在医院,李医生的诊断让刘强如坐针毡。阴虱?这名字听着就让人不舒服。更让他崩溃的是,医生问:“最近有没有亲密接触?住过酒店?用过公共浴巾?”刘强支支吾吾,脸红得像煮熟的虾。他和张女士虽然感情好,但还没到那一步。最近一次出差,他住过一家小旅馆,浴巾看着不太干净,他也没在意。难道问题出在这儿?
李医生一边开药,一边安慰他:“阴虱病不稀奇,治好了就没事。关键是弄清怎么得的,防止再犯。”刘强点点头,可心里还是犯嘀咕:这病咋就找上我了?它到底咋传的?
阴虱的真相与4个传播途径阴虱是什么?阴虱,学名“阴虱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毛发上的小型寄生虫,大小约1-2毫米,呈灰白色或黄褐色,形似小螃蟹。它主要寄生在阴毛、腹部毛发、腋毛等处,靠吸食人体血液为生。阴虱病是阴虱引起的皮肤病,主要症状包括:
剧烈瘙痒,尤其夜间加重。皮肤红斑或抓痕,有时伴有小出血点。毛发处可见虫体或虫卵(白色颗粒,附着在毛根)。阴虱不会跳跃或飞翔,但爬行速度快,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虽然不致命,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继发感染(如皮肤化脓)或心理困扰。

李医生告诉刘强,阴虱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了解这些,能帮助大家有效预防:
亲密接触传播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性接触或亲密的身体接触传播。阴虱可从一个人的毛发爬到另一个人的毛发上,尤其在阴毛区域。刘强和张女士尚未有亲密接触,排除了这一途径。但李医生提醒,性伴侣中有阴虱病的人,传染风险极高。预防:保持安全的性行为,定期体检,伴侣有瘙痒症状时及时就医。共用物品传播阴虱可通过共用毛巾、内衣、床单、马桶垫等物品传播。虫体或虫卵可能附着在这些物品上,接触后感染。刘强回忆,出差时住的小旅馆卫生条件差,浴巾泛黄,他用了一次,可能就是感染的源头。预防:外出时自带毛巾、睡衣,避免使用公共卫生用品;住酒店时检查床品卫生。公共场所传播公共浴池、桑拿房、游泳池等场所,若卫生管理不善,可能成为阴虱的传播地。虫体可能通过座椅、浴池水等间接传播。刘强平时不爱去公共浴池,但他说同事老张常去,可能也需注意。预防:选择卫生可靠的公共场所,沐浴后彻底清洗身体,穿干净衣物。接触感染者衣物传播阴虱可存活在感染者的衣物、被褥上,短时间内(约24-48小时)仍具传染性。接触这些物品可能导致感染。刘强怀疑,旅馆的床单没及时更换,可能沾染了阴虱。预防:定期清洗衣物、床品,高温消毒(60℃以上);避免随意试穿他人衣物。阴虱病有多常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阴虱病是全球常见的皮肤寄生虫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10%,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或人群中更高。中国每年报告的阴虱病病例数以万计,男性略高于女性,中青年(20-50岁)是高发群体。值得注意的是,阴虱病与性病无关,但可能与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梅毒)同时存在,需警惕。
为什么刘强会感染?刘强的病例中,共用物品传播(旅馆浴巾或床单)是最可能的途径。他的生活习惯——长期单身、偶尔出差、忽视公共卫生,都是潜在风险因素。李医生强调:“阴虱不挑人,爱干净也可能中招。关键是提高警惕,管好生活细节。”

李医生为刘强开了1%林旦乳膏,嘱咐他每天涂抹患处,连续7天,同时剃除阴毛以减少虫卵藏匿。她还开了抗组胺药缓解瘙痒。治疗期间,刘强需:
清洗衣物床品:所有衣物、床单用热水(60℃以上)清洗,暴晒或烘干。避免亲密接触:治疗期间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防止传播。复查:1周后复查,确保无残留虫卵。7天后,刘强的瘙痒完全消失,复查未见阴虱。他松了一口气,但仍有些尴尬:“这病会不会复发?以后咋防?”
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李医生给了以下建议,适合所有人:
注重个人卫生:每天洗澡,勤换内衣,保持身体清洁。谨慎使用公共物品:外出自带毛巾、睡衣,住酒店时检查卫生状况。定期体检:发现不明瘙痒,及时就医,排除寄生虫或皮肤病。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频繁更换性伴侣,降低感染风险。家庭共防:家人共用衣物或床品时,注意清洗消毒。情感共鸣:健康无小事,尴尬也值得刘强的故事,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省。一个39岁的单身汉,为了生活奔波,却因为一次小小的疏忽,遭遇了尴尬的阴虱病。他起初的羞涩和困惑,像是每个普通人在面对健康问题时的缩影:我们总觉得“小毛病”不值一提,却忘了,健康正是由这些细节堆砌而成。
刘强后来笑着说:“这回长记性了!以后住酒店,我得自带床单!”他还主动把这段经历告诉了张女士,没想到对方不仅没嫌弃,还夸他“坦诚”。两人的感情反而更近了一步。刘强感慨:“健康这东西,丢了才知道贵。早点重视,少走多少弯路!”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健康的小“插曲”,无论是瘙痒、感冒,还是其他不适。别因为害羞或侥幸拖延,及时就医、科学应对,才能让身体少受罪,生活多一分安心。

男子腹部痒,医生用镊子夹出16只阴虱!刘强的经历告诉我们,阴虱病并不遥远,它可能藏在不干净的浴巾里、没洗净的床单上,甚至一次无心的接触中。了解4个传播途径——亲密接触、共用物品、公共场所、感染者衣物,就能为健康加一道防护网。
健康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点滴积累的习惯。下次住酒店,带上自己的毛巾;下次洗澡,检查一下身体;下次瘙痒,别硬扛,去医院看看。愿每个人都能像刘强一样,从尴尬中学会珍惜,笑着迎接更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阴虱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arasitic Skin Diseases: Pubic Lice,” 2019.《性传播疾病与皮肤寄生虫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