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张邮票的图画还是能接受的,大概是提醒大家注意妖魔邪祟吧?现在妖雾重来,倒是应该提高警惕、做好应对准备。古神话里,月亮上有那么一个动物,叫“䖘”。
《说文》记载:楚人谓虎为乌䖘,《扬子·方言》也说:虎或谓乌䖘。
䖘,是从虎魔改过来的。汤炳正《屈赋新探》里说,释顾菟为于菟,即虎。
上古神话里,月亮上没有玉兔,只有虎。上古神话里,月神是死神,虎神是司鬼之神。
在玉兔的形象出现以前,月亮上那个神兽是虎兔混搭——䖘,就这玩意。
这是因为,古音,顾、于、乌同音,“䖘”则从虎又从兔,是西汉初叶出现的。自西汉后,月亮上开始有兔子,最先这么说的是汉代的刘向。闻一多《天问疏证》就说:“言蟾蜍莫早于《淮南》,两言蟾蜍与兔莫早于刘向。”这里的“言”是指补全故事。
再后世,玉兔和虎神的形象才分离。
玉兔老实留在天上给嫦娥当晚饭。嫦娥是个狠人。
《鹔鹪例正·廪君》:嫦娥……食兔饮露。
《璩想图》:嫦娥……祷祠为女媒,置婚姻。是祀,日食露,夜食兔。
虎神则依然干着老本行,跟着神荼郁垒混,吃鬼,也就是开明兽。
《后汉书·礼仪志》:……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而用食虎。
所以说,把兔子画得这么凶倒也不奇怪,古已有之,有辟邪之意。画这幅图画的黄永玉先生果真有两把刷子,传统文化学识不一般。只不过,这张画内涵太深,估计全中国99.9%的人都看不懂。黄老先生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了。虽然现在很多人文凭是挺耐看,拿过来一看都是本科,但不客气地说一句,其实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识字的文盲”。尤其在传统文化方面,大部分人的传统文化水平跟文盲并无二致。
给一帮废柴看这么有内涵的图画,浪费了。估计有太多人根本无法理解。
至于那两只人手,还拿着笔和信封,这纯粹是黄老先生独创——好家伙,看着更诡异了。它那信打算寄到哪去?冥府啊?
黄老先生画这个䖘,大概考虑的既是虎年兔年的交接,同时也打算借这形象辟辟邪。虎年兔年交接,这就不用解释了。
至于辟邪,反正《风俗通》原来是这么说的:䖘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食鬼魅。今人卒得病,烧皮饮之,示其衣服亦避恶。
病不病的就不说了。反正现在没文化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捧着手机刷视频以外四六不懂,这股歪风邪气的确有必要煞一煞。
当然了,不管这幅画内涵如何,反正我看着是挺丑的。这传统文化我能明白,但画这么丑,我还真接受不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