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古代起义不过是换人当皇帝的历史闹剧,黄巢起义却具有革命属性!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

♡地点: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境内)。

♡领导人:陈胜(字涉)、吴广。

♡起因:陈胜、吴广因暴雨误期,按秦法“失期当斩”,遂决定起义。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表达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质疑,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行动:起义军攻占大泽乡,随后攻下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迅速壮大队伍,并建立“张楚”政权(意为“张大楚国”)。

从“领导人陈胜字涉”分析,大泽乡起义根本不是农民起义,更可能是楚国贵族的一次反扑。

从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分析,不过是“你方唱罢该我登台”的闹剧。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由张角领导的太平道发起。

♡时间:公元184年(汉灵帝中平元年)。

♡地点:以冀州(今河北地区)为中心,波及全国多地。

♡领导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张宝、张梁。

♡起因:张角计划在甲子年(184年)发动起义,因叛徒告密,被迫提前行动。

♡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行动:起义军以黄巾裹头为标志,故称“黄巾军”。

黄巾军迅速攻占冀州、颍川、南阳等地,击杀多名东汉官员。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称“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指挥起义军。

从黄巾起义的性质分析,它是一次宗教扩张行动,幸亏没成功,否则我国可能变成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

从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分析,不过是又一场“你方唱罢该我登台”的闹剧。

♥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农民起义,发生在明末,由李自成领导,最终推翻了明朝。

♡时间:1628年—1644年(明末)。

♡地点:以陕北为根据地,转战陕西、河南、湖北、北京等地。

♡领导人:李自成(自称“闯王”)。

♡起因:李自成早年参加起义军,后成为高迎祥的部将,高迎祥被杀后,李自成被推为领袖。

♡口号:“均田免赋”。

♡行动: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纲领,直接针对土地问题和赋税压迫,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起义军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攻占西安(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随后进军北京。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从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与手下争女人分析,不过是翻身农民比地主还狠。

从口号“均田负赋”分析,纯粹是忽悠人的,等李自成当了皇帝,又是一场“你方唱罢该我登台”的闹剧。

♥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清朝末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波及半个中国,持续十余年,动员数百万民众,由多次科举落第的洪秀全领导拜上帝教(又称“上帝会”)发起。

♡时间:1851年—1864年(咸丰年间)。

♡地点:以广西金田村为起点,转战广西、湖南、湖北、南京、江苏等地。

♡领导人:洪秀全(自称“天王”)、杨秀清(东王)、萧朝贵(西王)、冯云山(南王)、韦昌辉(北王)等。

♡行动: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正式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

♡颁布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土地公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最具系统性的土地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由洪仁玕提出,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具有近代化色彩。

从太平天国起义的性质分析,它同样是一次宗教扩张行动,幸亏没成功,否则我国可能现在就是一个基督教国家。

从颁布纲领分析,确实有模有样,不过等到洪秀全登天帝位后,一切使演变成又一场“你方唱罢该我登台”的闹剧。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875年-884年)是中国唐朝末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由屡次科举不第的黄巢领导。

这场起义席卷大半个唐朝,加速了唐王朝的衰亡,20余年后唐朝灭亡,也为后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埋下伏笔。

♡初期(875-878年):黄巢加入王仙芝的起义军,后因王仙芝动摇被杀,黄巢成为领袖,提出“天补均平”口号(追求社会公平),转战河南、山东等地。

♡流动作战(878-880年):为避唐军主力,黄巢率军南下,攻破广州,屠杀外国商人(据记载约12万人),后因疫病北返,沿途吸纳流民,势力壮大。

♡攻占长安(880年):起义军突破潼关,唐僖宗逃往四川。

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但未建立有效统治,仅满足于劫掠富户,屠戮门阀世家。

♡失败(881-884年):唐廷联合沙陀族李克用等藩镇反扑,长安缺粮,起义军溃败。

黄巢退出长安,最终在山东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一说被外甥林言所杀)。

♥黄巢起义的革命属性

有人评价黄巢起义的功绩时,说黄巢屠尽唐朝门阀世家,为宋朝平民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黄巢起义确实对唐代门阀士族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但“屠尽”这一说法略有夸张。

不过,起义军在攻占长安、广州等地的过程中,确实对世家大族进行了大规模清洗,导致传统贵族势力急剧衰落。

♡黄巢起义对门阀世家的打击

♢起义军的阶级仇恨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多次科举不第,对垄断政治资源的门阀士族(如“五姓七家”:崔、卢、李、郑、王等)怀有强烈仇恨。

起义军以“天补均平”为口号,矛头直指官僚地主和世家大族。

♢对长安世族的清洗

△入城后大屠杀:黄巢攻占长安后,对唐朝宗室、官僚和世家大族展开报复性屠杀。

《新唐书》载:“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宰相豆卢瑑、崔沆等高门大族成员被杀。

△“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秦妇吟》描述长安惨状:“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可见世家大族遭受灭顶之灾。

♢对地方豪强的打击

△流动作战中的劫掠:黄巢转战南北时,每破一城必抄掠富户,地方豪强(如江南士族)同样损失惨重。

△广州大屠杀:起义军攻占广州后,屠杀富商、胡商及地方权贵,据阿拉伯史料记载,遇难者达12万人(数字或有夸大)。

♡为何门阀世家未能恢复?

♢物理性消灭:大量世族成员被杀,家族传承断裂,如博陵崔氏、范阳卢氏等顶级门阀元气大伤。

♢经济基础崩溃:起义军摧毁庄园经济,世族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财富被掠夺。

♢唐末藩镇崛起:起义后,藩镇(如朱温、李克用)成为新权贵,科举制逐渐取代世族垄断,门阀政治彻底衰落。

♡争议与评价

是否“屠尽”?部分世家(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仍有幸存者,但政治影响力大不如前。

唐末至五代,新兴军事贵族(如“白马之祸”中朱温诛杀朝臣)进一步铲除旧势力。

黄巢的历史角色:传统史书强调其破坏性,但客观上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终结,为宋以后平民社会奠定基础。

黄巢起义虽然并未“屠尽”所有门阀世家,但确实以暴力手段重创了延续数百年的士族体系,使其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黄巢起义与唐末战乱、藩镇割据,共同促成中国社会从唐朝贵族政治向宋代官僚政治的转型。